90后 IT 男周杨的图书梦
初见周杨时,根本猜不出他是IT男,阳光、大方,捎带些文艺气息。而鉴于本人亲身经历,身边IT男不胜枚举,却大多数是双肩包,黑眼眶,话少等等。所以,90后书店老板周杨给我的感觉,更像小时候邻居家的大哥哥。
同为IT出身,同样沉迷于看书说书的我,跟周杨的交谈很快就熟络起来。谈起他的经历和转型的心路历程,尽然与我如此相似,不免有些感慨,茫茫人海中,原来还有很多人都在为初心锲而不舍。
周杨:凡事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1.
>>>缘起<<<
我是一个程序员,主攻 C 语言,老家江西九江。
09年来到武汉读书,就留在了武汉。没想过去北上广深,一是离家太远,一是感觉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在一线城市立足,怕最终被迫回老家(在我的观念里,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我读过的那么多书不允许我这么落魄)。
所以,2018年以前,我都感觉创业这个词离我非常遥远,相关的论坛,资讯,群,新闻等等,几乎从来不关心,都是一眼略过。我觉得那不符合我的气质和精神。
于是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做了几年程序员,当生活趋于稳定的时候,体内某些不安分的因子却慢慢冒出来,把你往内心深处的渴望推动(后来我知道那个叫“月亮”)。
2017年底,一个朋友和我聊天时,给我推荐了一款读书app(樊登),因为我平时也很喜欢看书,所以试听了七天。七天后,感觉这个就是我一直寻找的,于是果断入会持续的读了下去。
接下来就去寻找组织了,2018开年的时候,公司事情也不是太忙,周末刚好有时间,就去了一趟硚口古田四路的线下书店,那时候书店开业没多久。
见到了线上推荐入会的书童佩奇,聊了蛮久,我不知道我居然还可以说这么多话,可以聊的这么投机。我隐约的感觉这个地方我以后可能会经常来,虽然过来一趟要将近一个半小时。
果然,后来就参加了《那年今日,遇见你真好》、《你能写出好故事》、《诗词分享》、《这不是你的错》等为主题的活动,也认识了很多的书友,如省级代理佳迪会长,武汉分会的陈志凯会长,当时负责渠道的袁衡经理,还有摄影师覃大胖,主持人小丹,洪山分会黄晓敏会长,还有高级文案童杨老师,《韦煜说词》的韦煜老师等等,还有很多书友。
2.
>>>转折<<<
某一次参加完活动之后,被佩奇告知晚上还有一场骡马道的演讲分享会,当时想着,晚点回去也没什么关系,就去听了一下。发现这又是一个对我来说新鲜的平台,而且还只是第二期的骡马道,还非常的年轻。
后来才知道创始人骡马先生居然是个九零后,我是到第六期的时候才知道的,当时活动地点是在光谷的汉古艺术馆。骡马道的内容非常精彩,邀请的分享人都是各界的顶尖人物。而且每次活动都是免费的,完全是靠情怀在做,特别的佩服。
提到情怀,总感觉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点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只是基于各方面的考虑,从来没有正式的去思考过。因为我知道我自己的情况,开书店以及周边产品的经营,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渠道和流量,我并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获取;另一个是需要实体店,用来举办各种线下活动,而这一点成本太高。最关键的是,我没有团队,我一个人单打独斗,还要上班解决生存问题,精力极其有限。
但是我没有因此完全放弃,一直坚持去读书会参加各种互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3.
>>>观望<<<
后来在某次书友会中,接触到「渔书」,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平台,2017年中旬才正式成立。
渔书的理念非常好,提倡的是环保阅读,让我们的图书不止我一个人阅读,还能真正做到让书籍循环利用起来。
渔书的所有书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书友捐赠,通过总部的紫外线扫描消毒,破损书籍的重新修订,整理,然后发送到全国各地的渔书单店。
如果书友家里有闲置的书籍也可以捐献出来,在各个渔书单店都可以收书,而且立马就可以获得一张2折优惠券,用来购买渔书,这些渔书看完之后仍然可以捐献出来,再次获得2折优惠券,一直循环下去。
当我了解到这里,已经非常心动了。这种集合书籍、环保、公益于一身的项目太难得了,而且加盟费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接下来还有最后一个难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场地,实体书还是要依附于实体店,而传统的经营模式,以书店为例几乎不可能盈利。情怀可以有,但不能傻烧钱。所以虽然有点不舍还是暂时搁置了。
就这样,生活再次回到了按部就班,这个时候已经过去半年了。
4.
>>>破局<<<
沉淀的这段时间,为了弥补创业的空白,又持续听了樊登老师的各种创业书籍:《精益创业》、《从0到1》、《让大象飞》、《游戏改变世界》、《联盟》等等,还有管理类的书籍《赋能》、《增长黑客》、《可复制的领导力》、《反脆弱》、《指数型组织》、《零售的哲学》等等。
看完后让我浮动忐忑的心慢慢坚定下来,我觉得我可以去试一把了。但是风险还是太大,运营的成本不解决也不可能存活下去。
而这个时候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渠道经理袁衡告诉我,有一个书友愿意免费提供场地,他就是新动态国际英语的市场部总监贺荣伟。新动态国际英语在武汉有四大校区,而离我最近的光谷校区就在光谷步行街,离我住的地方不到半小时的距离。
于是迫不及待的就约见了贺总,约见的地点就在新动态的校区内,刚好也可以看看场地。
通过袁衡的介绍和贺总的意愿,这种互相联合的方式不正是《联盟》中讲的吗?
我加盟的渔书可以为校区提供图书资源,举办的线下活动也可以互相引流。新动态为我提供场地,而渔书的销售模式可以采用自助售书。书友可以扫码购书,实现完全自助。
这一下就解决了两大难题,经营场地成本和营销人员成本。而我自己基本可以脱身,继续本职工作。于是当下就签了加盟「渔书」的协议,和新动态也草拟了一份合作协议书,就这样这个事情算是落地了。
今年10月国庆期间渔书也终于到店,算是正式开业了,一些以前的同事和朋友过来帮忙,新动态的同事也积极参与中,好不热闹。
我时常回想发生的这一切,仍然不相信这是真的,我居然有了自己的书店。
后来,我慢慢明白,所有的这一切,虽然看起来似乎是巧合,但是我相信是我内心的力量一直在驱使我这么做,才让我一路看到转机。
那么,原始动力又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源自于我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初心的坚持,它是一切连接的纽带,让我有勇气去开始创业,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创,也是一种破局思维。让我感觉有了变化,从原来迷惘的状态中找到了一条出路!
最后,期待在前行的路上可以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同时,这里要特别感谢新动态的贺总和陈晶校长,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就无法实现我这个小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