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

鼎和文化宣传 米饭的纠结

2020-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月秋声

这些天,我一直在为大半盒米饭纠结,内疚。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疫情,单位工作餐由围桌吃改成分餐制,一人一盒菜一盒饭。人老胃缩,实在吃不了一盒饭,看着一盒饭犯愁。开始几天,为了不浪费粮食硬是把米饭填入肚里,那一个难受只有自己知道,肚涨腹圆,伤胃伤神。狠下心来保护身体,不能因为不值钱的米饭戕害自己的身子,顾此失彼,自然就得倾倒米饭。

少吃饭胃舒服了,精神却又痛苦起来。少年不知愁滋味,据说大学城里倾倒米饭如弃履,我不见不知,可我倾倒的半盒米饭着实让我寝食不安。这次疫情,粮食危机炒作了一阵,百姓慌张抢购粮食,官方发声保证粮食充足无虑。大家平时则毫无粮食危机感,浪费严重,大言不惭理由充足地辩解,我花钱买的可以随便处置。

这还是归根到宣传教育,我便是如此受到不能浪费一粒粮食的“洗脑”教育,又要说到我忠厚的爷爷,给我讲一个秀才因为捡拾厕所一粒饭食,会考时一字少写一点,一只蚂蚁伏在那充作一点让秀才高中的报应故事。爷爷更多时候讲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没得粮食吃死人无数的情景,至今父亲谈起也是记忆犹新唏嘘不已。

正能量的家教非常重要和必要,咸是九零后的年轻人,他是不会浪费粮食的。记得四年前送咸入大学时,一个稚嫩的大一新生向我们免费“推销”一个吃不完的馒头,其实他大可不必费这些口舌,直截了当把馒头扔进泔水桶里。让我一生忘不了的小孩,他的行动让我们感动。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是的,我倾倒米饭为不善,内心受到谴责,基督教徒会去教堂向牧师忏悔,我回家向咸妈倾诉心里的不安。

咸妈说哪那么多婆婆妈妈闲话,要么少打饭,要么吃不了倾倒,要么剩饭带回家。

少打饭控制不了,倒饭良心过不去,只有带回家了。我喜欢甩着空手臂大步流星地穿公园过马路自由自在地在空气中行走,不想每天提着半盒米饭像乞丐似的寒酸。

为了心灵的安宁,我还是决定带饭回家。节约是美德,在一个企业里更是要节约,员工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功德心。

咸妈常说她们单位人用水哗哗地流,夏天空调开到盖被子的温度,没有一个人心疼。事实上,咸妈单位领导不思业绩,员工纪律散漫,就是缺少企业文化的缘故。

人性本自私,可不能无功德心。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引导员工树立功德心意识,单位的水和电你可以用,但不能浪费,形成自觉习惯地去节约的正向氛围。

鼎和人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大家都知道集腋成裘的道理,齐献策共出力在极短时间内已做到最大限度少用水少用电。不光是节约水电,还有一样节约便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工作作风,设备设施维护如医生行医,重在保养和预防,就怕小病不治拖成大病。鼎和人每人一块“责任田”,每月“主治”领导“会诊”一次,做到能换零件的绝不换整体,能自己修理的绝不外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是如此认为的,有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企业文化,必然会凝聚一群有功德心的员工。

鼎和公司企业文化精神纳入一词:节约。

                              2020.6.9清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