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更计划

《大脑的情绪生活》:大脑决定了情绪风格,情绪风格决定了你的情绪

2020-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涛笔记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今天来刷《大脑的情绪生活》。

本书作者理查德·戴维森,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权威的神经学专家,被《时代周刊》转入2006年度《世界百大影响力人物》。戴维森从事情绪神经科学几十年,有数百项研究成果,最大贡献是把主流心理学和主流神经科学结合,搞清楚情绪对大脑功能和精神生活的重要作用。

本书中文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2014年首版,2019年再版,老版豆瓣评分8.0分。

在本书中,戴维森把情绪风格分为6类,并且讲述了每类情绪风格对应的脑区活动。更重要的是,戴维森对正念禅修的研究,他找到了禅修时大脑的活动区域以及长期禅修带来的大脑变化,而且不同的禅修方式对应大脑完全不同的活动区域。

我们今天就简单学习一下情绪风格。

首先,我们看一下情绪风格和其他分类系统的关系。他们有情绪状态、情绪特质、个性和气质等。

情绪状态,是最小、最不易把握的情绪单位通常只持续数秒钟的时间。比如在足球比赛中,你的主队进了一个球,你兴奋的情绪;在比如,你给儿子讲了半天道理,他毫无反应,还是我行我素,你这是突发的愤怒情绪。

情绪状态很快就消失了,一个情绪状态会迅速让位下一个。

能够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乃至几天内保持不变的感受,被称为心境。最近心静不佳,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一种感受能够持续数年,它就是情绪特质。比如我们说,这个人脾气不好,总爱发火;或者那个人成天抱怨。某种情绪特质的人,出现这种情绪状态的次数和频率就会高。

情绪风格只的是人们对生活经验做出反应的某种持续不变的反而方式。相对的持续不变,是因为情绪风格有特定的大脑回路控制。戴维森把情绪风格成为情绪生活的“原子”。

个性在理论体系中并不处于某种基础地位,因为个性没有建立在具体的神经学机制上。它是有一系列的特性组成,在分解成具体的情绪特质和情绪风格。

戴维森对现在比较流行的“气质”、“性格类型”等并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分类在科学上并没有依据基础,找不到大脑机制对应。

以上是各类心理学概念的情况,我们下面来看“情绪风格”。

情绪风格是戴维森创造的概念,包括留个维度,分别是情绪调节能力、生活态度、社交直觉、自我觉察能力、情境敏感性、专注力。

情绪调节能力:你从逆境中恢复得快还是慢?

生活态度:你的积极情绪能够持续多久?

社交直觉:你是否善于从身边的人那里获得社交信号?

自我觉察能力:你对身体的感受是否敏感,从而易于觉察到自己的情绪?

情境敏感性:你是否善于根据所处的情境调整自己的额情绪反应?

专注力:你的注意力是比较容易集中还是比较容易分散?

每个人在六个维度的程度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个人特色的情绪风格。

戴维森用情绪风格来解释性格等概念。比如对于冲动的性格,是弱专注力与弱自我觉察能力的组合。

按照这个套路,戴维森可以解释性格、气质、个性特质等各类理论。

情绪风格可以改变,这是基于两个原因。

一个是基因,我们很多特性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你的基因决定的特性要比你表现出来的特性更多,这里就有基因表达的概念。基因表达是指,受到环境的影响,基因会打开一部分特性的开关,让他们表现出来,其他的基因特性无法发挥作用,这个理论在万维钢的精英日课3里有提过;

二是大脑,人的大脑区域功能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使用情况一直在调整。比如失明的人,他的视觉信号处理区域可能就转行去处理触觉或者听觉,从而提高了另外两个感觉的敏感度。情绪风格的每个维度也对应着相应的大脑区域,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变相应情绪风格维度的强度。

戴维森还有个开创性的间见解,他认为:由高度进化的前额皮质等区域掌管的高级皮质功能对情绪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个观点颠覆了原来“控制情绪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专属职责”的看法,因此戴维森也收到了很多批评。

改变情绪风格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出发。

从内部有两个办法,一是认知行为疗法,二是禅修。可以说是冥想,本书中提到了著名的冥想大师卡巴金参与了戴维森关于禅修对大脑改变的观察实验。

从外部的办法是改变环境,这是打开新的基因表达开关,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表现出来的特性。

以上就是今天刷书的主要内容,个人强烈推荐这本书。我们前面刷的埃利斯的书,是从逻辑的角度来描述情绪产生的原因,谈到了决定情绪的因素是个人的信念。从戴维森的研究看来,个人的信念应该与情绪风格有关,也就是情绪风格可能决定了个人坚信的信念。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理解情绪,我们可以获得更为基础的理论。

好了,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明天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