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常言道:朋友多了路好走。
朋友多了路真的是好走,但要看你的朋友圈是什么样的。
你要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首先要突破自己的圈子。
《谷歌方法》的作者比尔此刻就遇到了一位强大的难题。想要融入谷歌,就要先过玛丽莎这一关。
玛丽莎不但拥有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而且聪明,尖锐得可怕。
她身边都是些斯坦福最优秀、最聪明的毕业生。
因为比尔上的是州立大学,而且是约翰·汉克阵营的一员,所以根本无法融入她那个圈子。
此外,公司内部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小圈子,会和keyhole团队暗暗较劲。每个小团队之间,仍然存在着“我们”和“你们”的心态。
原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有“圈子”这个神奇的东西,这些大大小小的圈子,可以为了彼此共同的利益去竞争,但也能在更开放的心态下互相融合。
在谷歌,虽然不乏圈子之间的竞争,但一个开放的平台,会更倾向于让圈子之间能积极合作。
2004年底,有三个完全不同的小圈子融合了,因为他们这时候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齐心协力地创造一个杀手级地图。
这三个团队,被称为地图、本地服务、Keyhole联合团队,从他们刚开始的彼此竞争,到最后能更有效地融合,再一次证明,只要目标一致,无论你是什么成长背景,什么思维理念,什么宗教信仰,就一定能紧紧的抱团在一起。
他们有先进的技术,开放的心态和共同的目标,让所有成员在良性竞争中,带着公司整体不停前进。
选择什么圈子很重要,跟什么人玩决定你进什么圈子。
记得曾经有一次面试,考官问:你现在用的这个手机号码是你第几个号码?
答案是:如果从来没有换过手机号,那这个人就加分。如果手机号换得很频繁,那这个人就减分啊。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思维井然有序的主要标志,是一个人能够待在一个地方,与自己的同伴相处。”
对啊,一个人的思维状态是不是稳定,从外面是看不出来的。一个间接的指标就是,看他的社会关系是不是稳定?
《谷歌方法》里作者和约翰的29人团队,从开始锁眼的成立到加入谷歌,一直是抱团前进,稳定的合作关系。
而约翰,有稳定的社会关系,不同人生阶段,拓展出新的朋友圈,反映出他的脑子既稳定又活跃,是可以深交的。
人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你进入了什么圈子,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就比如今年10月份我加入的笑薇读书营圈子,一群积极向上,热爱读书写作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我们有共同的爱好读书,共同的心态,热爱生活。
这样积极正能量的圈子一直在无形中鞭策着我前进,积极面对生活各种问题,成为更自信更坚强的自己!
只有迈出你的圈子,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