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生活才幸福?
邵恒头条中有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这部纪录片里,讲述了伦敦最有钱的一群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吃得有多奢华,给你报几个价格,你就有感觉了。咖啡300磅一杯、香槟5000磅一杯、鱼子酱24000镑一盒……,反正我都吃不起。
另一部纪录片《feeding the super-rich》,“投喂”富豪。其中有一段,讲的就是一个伦敦上流社会俱乐部的酒保,据说这个酒保为了取悦他的顾客,一生都在搜集稀有的高级烈酒。比如有一瓶名头很大的白兰地,是一瓶法国酒,由拿破仑在1811年收藏。一个俄罗斯富豪就想花5000英镑,买上一杯。但说是一杯就太夸张了,他买到的是葡萄酒杯的一个底而已。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都觉得肉疼,太不值了。
酒保拿出那瓶酒,是这么说的:“我的手在颤抖,因为这是最后一杯历史悠久的酒。”
把酒倒出来之前,他又烘托了一下气氛,说:“你要知道,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有幸喝这么珍贵的酒。你是在书写历史,你余生都不能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我们都明白,这就是个夸张的包装话术,但亿万富翁们,还真愿意为这样的体验埋单。
从富豪门的生活看来,富豪们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那些所谓高档食品,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口味,而是给人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恰恰是全方位的,将产品包装得有历史感,有新意,便是这些东西所追求的。
那些高档的饭店,可能在食物的口味上跟大排档差不多,但是价格却贵了好多倍,还有很多人排队去吃,或许就是给人提供了一种“高档”的体验吧。
这种"高档"的体验往往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值得感","爽感"。但这种"高档"的幸福生活,并不高档,更不完美。《公民幸福手册》中提出,"一个人是否幸福,首先在于其是否拥有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否获得情感上的平衡。如果一个人在特定的时期内,体验到的正向(快乐)情绪比负向(痛苦)情绪越多,他就会越感到幸福;若是在一个人体验到更多的痛苦和不快乐,他肯定是不幸福的。"
幸福遵从的是快乐的原则,并不是金钱决定幸福。在物质相对匮乏的阶段,“幸福=成功+金钱+地位”这种幸福观似乎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大多数人还没有体验到,有钱后的相对自由和舒适。可是当人们一旦拥有一些钱之后,就会发现,单靠金钱是买不来幸福的。
有时,我们觉得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
一个人良好的情绪体验和精神幸福比有形的金钱更具有价值。当一个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时,那才是真正的快乐。
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人们的快乐是一样的。一个人只要能有尊严的活着,无论是贫富,都能在心底坦荡中享受幸福的暖流。
正如复旦老师陈果所说,"活成一束光"。点亮自己,照亮你的生活就是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