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不再焦虑
近两年,我阅读的书籍主要是和个人成长相关的,因为我渴望改变自己,渴望快速成长。
截至目前,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个人成长相关的书籍是周岭的《认知觉醒》,这本书是我目前觉得在个人成长领域最好的书籍,没有之一。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果然经典的书籍值得我们多读几遍,每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本书让我不再焦虑。
下面将我的一些收获分享给大家:
001 什么是真正的觉醒?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认知”这个词这几年很火,有一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在网络上看到过:“你永远挣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初次接触“认知”这个词感觉虚无缥缈,认知是指知识吗,还是指一种能力?后来我找到的答案是: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
002 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我们当前遇到的几乎所有的成长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上,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指它们显然更加贴切。
·避难趋易——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喜欢在核心区域周边打转,待在舒适区内逃避真正的困难;
·急于求成——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
❤️目光短浅、即时满足是人类的天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知道少吃能够减肥还是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我们明知道运动能够使我们健康但还是喜欢躺着,我们明知道学习对我们很重要还是忍不住想要打游戏、看剧......
003 安全感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
❤️从这句话来看,人的安全感应该是来源于自身的。但是为什么谈恋爱的时候大家老说想找一个能给自己安全感的人呢?安全感到底是来源于自身还是通过别人也可以获得安全感呢?
004 焦虑的根源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确实如此,小的时候感觉没什么欲望,也不知道焦虑是什么。随着年纪增长,自己想要的东西很多,能力却不足以支撑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会痛苦、焦虑。
005 复利曲线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爱因斯坦曾说复利威力巨大,堪称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这让我想到一个词“顿悟”,就是很多事情想很久突然就明白了,不想永远不会明白。
006 舒适区边缘
舒适区边缘另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它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拉伸区是指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从已知到未知、从熟悉到陌生的过渡区域。】
❤️如果一直在舒适区就会感觉很无聊,直接跨越到困难区又会导致自己坚持不下去,所以在舒适区边缘不断尝试,慢慢将边缘变为舒适区,再往外扩展,这样一点一点壮大。
007 成长权重对比
对于学习成长而言,成长权重对比是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认识的,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学习太多,如果一直站在原地无所改变,那学习有什么用呢?学习一定要和行动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比如我读了高太爷的《意志力红利》这本书,时隔两三年已经忘记这本书讲了什么了,但是从这本书中学到的工具【每日艾维李法则+每周客可视化】我现在仍然应用于工作中,对工作进行计划和记录。所以学习不要老盯着自己学了多少,而要思考学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改变。
008 学习的平台期
这个规律表明,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
❤️这个和复利是对应的,需要一定的积累才有提升,可以理解为量变带来质变。
009 后娱乐
“后娱乐”的好处是,将享乐的快感建立在完成重要任务后的成就感之上,很放松、踏实,就像一种奖赏;而“先娱乐”虽然刚开始很快活,但精力会无限发散,拖延重要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空虚、焦虑。
❤️我深有感触,因为我经常下班回家躺着刷一下手机,本来想着刷个半小时就去学习或者看书的,但是经常一刷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原来计划看的书也没看,刷完手机之后自己刷了什么也忘记了,只感觉大脑空空的。
010 消除模糊
然而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这感觉就像在听池塘中“无数只青蛙”的叫声,让人心烦透顶,等到实在忍不住了、跑去一看究竟时,却发现其实只有几只青蛙。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就像在3 000米跑步考核开始前,那种不知名的恐惧会让人紧张得全身发抖,而我们一旦开跑、不得不与这种恐惧正面交锋时,就会发现3000米考核也不过如此。如果我们再积极些,学会从一开始就主动正视它、拆解它、看清它,或许那种紧张就不困扰自己了,我们甚至能从容地“享受”比赛。
❤️当我们面临一项自己觉得很难的工作时,总是会拖延、纠结、畏惧、害怕,比如要写一篇文章、要写一份PPT报告。而当我们真正着手去做,一步一步推进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情自己是可以做的,并没有自己之前想的那么困难,也没有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害怕,也没有发生自己之前想象的做不好被领导批评的结果。
011 选择模糊
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当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或者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就会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既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那个”的状态,就像自己始终站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不确定性之中。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当我白天在上班的时候,晚上只有一两个小时都会拿来学习,而当我一天不用上班可以学习的时候,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很少的,甚至比工作的时候还少,这就是面对太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做太多事情,导致自己忘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012 元时间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换句话说,所有面临选择的时间节点,都可以被称作“元时间”。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丧失主动权,任由本能左右自己进入下一个阶段,尤其是在面对诱惑或困难的时候。那么,在“元时间”内我们要做什么呢?很简单,就做一件事:想清楚。
❤️下班回到家往床上一躺,想着休息一会,刷一会手机再起来阅读学习,但是往往是一刷手机就再也不想起来,不知不觉就到睡觉时间了,或者刷着刷着就睡着了。那么在我决定躺着刷会手机的时候就是元时间,这个时间如果选择去阅读了,可能不知不觉也会阅读几个小时。所以,回家想躺下的时候想清楚,可以先看30分钟的书籍,很多事情一旦开始就像有惯性似的,会持续做下去。
以上是比较触动我的一些点,当然《认知觉醒》一书中还有很多宝藏知识,强烈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相信我,你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