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

人才,在哪个朝代要熬出头也不容易

2023-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魔豆智库

娃马上要中考了,一家人跟着忙活,一碰到这种事,一般就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家长每天紧张兮兮的盯着考试政策和考试消息,一片叶子掉下来都怕砸着头的感觉,心中感叹之余,也突然很想知道,古人读书是怎么一步步考试晋升的呢?

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夏商周的主要选官制度。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先秦时期是主流。典型的玩圈子,阶层固化的死死的,平台老百姓只能仰望,半点机会没有。

乡举里选

乡举里选是先秦时代选拔人才的方法。据《周礼·地官司徒》载:周代,乡大夫秉承大司徒的政教禁令,令乡吏施教于乡民。三年进行“大比”,“考其德行道艺”,将其中贤者能者贡于周王。临行前,由乡大夫举行“饮酒之礼宾客之”。总体来说,就是口碑选拔人才,有一定的任性成分在里面,可操作成分太大了,但终归给平常人一些进入管理层的盼头了。

养士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卿大夫倾轧不断,人才极度渴求,正规的精英圈物色的人员不够,怎么办呢?就从民间选才德兼备或者某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进来,成为客卿,这就是养士,比如战国四公子,就是有名的养士大BOSS,而这些客卿呢?也是精彩纷呈,今儿荆轲刺秦、明儿要离刺庆忌,虽说是炮灰的成分居多,但是无数生命绽放所呈现的异彩,硬是给历史的天空涂抹上重重一笔。

征辟(bi)制

征辟始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衰微。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一般先授予博士或者待诏,然后再正式委任官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一般是先录为掾(yuàn)吏,然后再正式授予官职或推荐到朝廷。征辟本质上就是征召民间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区别在于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这个有点像养士的正规化。不过这个人好不好呢,全靠口碑相传,也就是流量经济;征辟后人来不来呢,也不一定,比如当时的蔡玄,传他学通五经,门徒过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征辟他的时候,他就不感冒,拒绝了征招。

郎官制

这个选才方法在战国时就已出现,到汉代成为定制,其具体的操作模式是,贵族可以挑选机敏好学的子弟到皇帝身边随侍,包吃住,没俸禄,这样郎官一边接受皇帝考察,一边熟悉政事,几年后,一般都会获得官职,这是贵族专属,比如汉初规定:凡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且任职满三年,可以送子弟一人入京为郎。郎官出身的名臣很多,如东方朔、司马相如、霍去病等西汉大臣,东汉的曹操、袁绍也是出身郎官。郎官制存在的时间很长,甚至到了清代还有。

察举制

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汉代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科目。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这个制度是科举制的雏形。

察举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是董仲舒提出的举孝廉,这个制度是因为当时郎官的面窄,而察举制当时不定时,人才输出不稳定,所以才规定各地郡守每年向朝廷举荐孝者、廉者各一人,作为国家人才,孝廉到中央后,一般入郎署为郎官,几年后任命正式官职。

东汉末期,这个制度走向末路,童谣里唱的“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侧面验证了这个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三国曹魏政权的曹操为加强政府对人才的控制力,采取下派官员到各处评定选拔人才的方法,后来,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制定成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是政府在各州郡派驻名为中正的官员,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曹操当时臣星璀璨,将星耀眼,不能不说是这个制度所带来的的巨大贡献,可惜后来随着门阀政治的崛起,这个制度沦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逐渐失去其本来的作用,到了隋朝科举制建立,九品中正制遂废。

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自隋朝至清朝1300多年时间里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隋朝是科举制的初建时期,当时的隋文帝鉴于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已失去作用,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选官的权力收回中央,首开科举制度,不过隋朝命短,到了唐代,科举制才崩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朝廷需要的不同类型人才被分为众多科目,从而分类遴选人才,在武则天时期,还添加了武举。

唐代的科举考试名目已经分的很细,总体上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最常见的是明经、进士两科,明经考察考生对儒经的记忆和理解;进士则考察诗赋和策论,对考生的文学才能和政治见地有相当高的要求。所以,明科相对简单,录取率高,进士则非常难,录取率低,因此常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感叹。制科是皇帝根据特殊需要临时下诏进行的考试,一般是选拔某一类特殊人才。但这里有个鄙视链,常科的官员往往鄙视制科的官员。

宋代,科举进一步规范化,正式形成三年一次,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等级的考试制度,乡试通过称举人,会试通过称贡士,殿试通过称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按名称分状元、榜眼、探花,后期一直沿用。每次科考进士录取人数,各朝不一,少的二三十人,多的成百上千,隋唐到清,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产生的进士约10万上下,古代许多大牛,如王勃、王昌龄、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杜牧、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哥俩等都是进士出身。

大体上,制度用的好的红利收获就多,比如唐朝,到了明清,进入了科举考试的嬗变期,八股文取士要求考生严格遵循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死板结构作文,而且命题陈旧不堪,基本不离四书五经,案例不能涉及时事,考试内容彻底僵化,利大于弊。因此,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同年,清廷上谕执行,科举制正式废除。

考试院

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了考试院,统一进行官员的选拔和录取,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草案,但是,民国时期较短,很多制度尚未完善就结束了。但民国时期的乱世,涌现了很多章太炎、梁启超、马一浮、陈寅格、钱穆、王国维、季羡林、梅贻琦、熊十力、梁漱溟这样的国学大师,以及鲁迅、沈从文、林语堂、张爱玲、茅盾、老舍、巴金、臧克家、艾青、冰心这样的作家,也实属乱世一景,令人感叹。

结语

看下来,无论现在过去,人才要熬出头,要不立德,名望为先,创造流量,被政府征召;要么一堆考试中拔得头筹,脱颖而出,靠着才能学识搏出声名。但无论前者后者,均是不易,但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新时代的社会人,还是要知难而上,拥抱这个炽热的时代,怀揣自己的希冀和梦想,去到某个属于自己的山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最终搏的并非高官厚禄,而是在生活时,有偌大的选择权。与将要中考和高考的娃们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