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升级自己的大脑适应碎片化学习
升级自己的大脑适应碎片化学习.png这是基于陈华伟老师的知识管理训练营第1课做的笔记
为什么要记这个? 知识付费时代,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不停的学学学却填不满内心的空虚感,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面对新的信息获取模式,碎片化学习,我们的大脑也需要升级。
里面有什么内容? 面对碎片化时代的学习焦虑,怎么给大脑升级(调节自己的学习习惯)
读了之后可以做什么? 理解学习焦虑的来源, 挖掘不断学习却觉得用处不大的原因。审视了解各种工具,学会利用工具,调整自己的学习模式
有什么好处? 改变自己的学习模式,面对信息爆炸时代连篇累牍的知识轰炸,不焦虑不心慌。
Part 1 关于学习的三个观点
1.1. 学习=将外部信息变成自己知识的过程
- 我们平时乐于做的收藏干货,读书画线,阅读大量别人经验的分享并不等于学习
- 学习知识必须要有有自己的理解和内化的过程,经过思考理解内划到自己的大脑的外界信息才叫做知识
- 学习知识是为了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在掌握知识后需要不断实践,从动手的过程中慢慢体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慢慢产生智慧(wisdom)
1.2. 学习=一个不断迭代的闭环
2017-09-17-学习闭环.png- 学习闭环的4步:输入,加工整理,建立体系,内化输出。
具体来说:阅读一篇文章本身,是输入;编读边思考,记笔记,就是加工整理;把文中的收获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就是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之后进行知识重现,利用所学和他人讨论,或者自我思考对话等等,完成内化,最终学以致用,就是内化输出。 - 不断的迭代,更新4步曲
知识不是走一次四部曲就够了的。往往我们会对一个话题进行不断地学习,思考,更新,迭代。学习闭环的四步结合主题学习效果很好。 - 现实中的问题:
我们大家都急于囤积知识,大量输入,但是好读书不求参解的做法让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无法把知识派上用场。因为只注重输入过程,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建立体系的投入太少,就会造成输出无力。书到用时方恨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书没有读透,知识没有内化。
1.3. 把学习闭环打造成高效知识生产流水线
- 人脑不适合做什么?
输入时的大量信息存储和输出时的快速调用都是人脑比较不擅长的。 - 人脑适合做什么?
适合创作,包括 记忆+联想+迁移+整合 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流畅,需要一气呵成。 - 遇到新知识怎么做才能最高效的累积?
对新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变成信手拈来,方便使用的格式或者内容。对新知识和已知知识进行联结整理,补充完善或者建立之时体系。然后在进行创造的时候不回头找源资料,而是用自己已经经过初步加工和整理好的素材。
一句话:建立让努力可积累的机制,不要现学现卖
关于学习闭环的比喻:学习闭环就像烹饪的过程
1.信息输入=采购知识食材
2.加工整理=食材整理清洗切块腌渍
3.建立体系=按照需求整理储备冷藏
4.内化输出=取出准备好的材料,用注意力和创意烹饪菜肴平时不停地碎片学习却没有加工整理成系统,就像漫无目的的逛菜市场买菜买食材,回家就丢在那里,等要做饭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菜已经烂了或者找不着了。这就是我们碎片化学习花了大量时间却依然焦虑的来源。
如果没有做好前面的步骤,每次要输出内容进行创作的时候才去找材料,就像一个大厨要炒菜了才出门买油盐酱醋,姜葱蒜米,洗菜杀鱼,手忙脚乱。创作的时候思维链条被打断可能影响整体创作水平,就像炒菜一半关了火出门买盐,回来再做火候不一样了,出来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所以,要累积平时的努力,需要输出时候一气呵成,打造自己的知识生产流水线。
————————————————————————————————————
Part 2 利用工具升级大脑
2.1. 了解我们的大脑
大脑的记忆分为几种:
- 感觉记忆(和学习关系不大)
- 类似电脑RAM的工作原理的:短期记忆。
如果我们不断重复短期记忆的内容,它会转换为长期记忆。大脑处理短期记忆的部分主要是用于加工处理信息,空间有限,不能记忆太多的额内容。。 -
类似电脑HardDisk(硬盘)工作原理的:长期记忆
我们的知识都是以长期记忆的形式存储的。需要用的时候提取出来。长期记忆的储存空间大,但是如何快速准确的调用是个问题。
记忆模型.jpeg
2.2.利用工具(关于如何使用工具的建议)
综上可知,在创作过程中,大脑调用长期记忆的内容,在短期记忆的区间里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演绎,提取整理,最后输出,是一个很复杂很费力的过程。
那么,怎么样才能减少短期记忆的占用,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呢?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整合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不遗忘不遗漏而且随取随用呢?针对长期记忆,怎么样才能扩大长期记忆空间,快速精确的找到需要的内容呢?
陈老师给的建议是合理使用工具。
2.2.1 用Evernote(印象笔记)充当大脑硬盘(这里是老师的推荐,用其他笔记工具也可以)
- 减少短期记忆空间占用:比如todo list,daily task, 各种碎片信息
- 改变长期记忆调用效率:利用印象笔记(或者xx笔记)的搜索功能打造自己的私人google,在自己的知识库/素材库内寻找内容,快速精确定位
2.2.2 使用方法举例
升级大脑第一步,知识分类。把自己的所有知识分门别类:工作、学习、生活、兴趣四大方面。操作举例如下:
-
工作
1.工作中多个项目并行的时候:
不用把文件放在复杂深入的电脑目录和层级下,而是利用笔记本分类同时跟踪不同项目的内容。
2.内容不断更新跟踪复杂的时候:利用笔记本的版本控制功能快速找到最新版本,或者恢复想要的旧版本。
3.收集整理加工复杂资料的时候:利用笔记本云端同步的特性,在多种不同的设备上收集资料,快速记录,加工整理等等。
4.整理工作文档报告时候:
在笔记中记录,写草稿更新草稿,最终完成后再贴入word。这样可以免除大量文件夹嵌套和不同版本的word。
5.进行主题学习,大量资料需要形成知识体系的时候:
利用笔记本生成目录,跟踪思考过程,方便进一步迭代。(下图是陈老师做审计工作时候的笔记本目录)。把大量的碎片学习化零为整,不断积累更新,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己在某一学习主题下的一本”私人书籍“
- 学习
学习和工作上使用Evernote/xx笔记也是一样的道理。用工具的主要益处是:1.可以根据不同领域划分自己的读书笔记。对于碎片化的信息,不管间隔时间再长,都可以很方便的查找,整理归档,知识可以慢慢积累迭代。2.利用搜索快速定位内容。调用知识的时候不用在碎片中反复翻找,提高输出效率。 - 生活
在生活中用evernote这样的笔记类软件,可以大大节省自己的大脑空间。比如保存各类非知识的信息和事实,并且快速调用。例子有: 各种会员卡,优惠卡;不常用到的电器说明书,各种供应商信息(煤气公司,外卖店铺),保修卡等等;各类不敏感信息(旅行计划,车船票等等);也可以保存常用证件(身份证,护照等等)
以上是利用工具升级大脑适应碎片化学习的整体攻略(总攻略)。陈老师在后面的课程里讲了具体的操作。
所有的过目就忘,碎片学习带来的焦虑,都是来源于没有加工,没有内化。改变要从实际操作开始,从今天开始刻意训练自己,开始整理加工,系统化自己的知识输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