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毛猫书房#《战争指导》早读10:一战
《战争指导》好读,富勒少将夹叙夹议,以为在听说书。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指导
1、结局
富勒少将在本章一开始先让我们看到一战的后果:
英国的边界本是一切海洋的海岸,结果破了产;俄国弱后但有巨大的潜力,结果革命了;德国强大而繁荣,结果革命了;法国强大而繁荣,流尽鲜血;奥斯曼帝国被肢解……
富勒问了这么一个问题:难道他们就不能吸取一点历史教训,采用一点别的手段来解决吗?
2、战争凌驾于政治
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中,富勒最认可的大概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就是说战争要体现的是政治的意图。通过第八章的分析,我们知道英国的意图是不让欧洲大陆上有一个强大的与之抗衡的国家,之前是法国,一战时这个国家是德国。俄国要削弱奥匈帝国,占领居士坦丁堡,夺取地中海出海口。法国也要削弱德国,重新成为欧洲霸主。德国的目标是法俄。
这是两方同盟的基础。
同盟之间有共同的政策,也是必须的,但是一战时,英国固然希望削弱德国,但同样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新的强国,比如他的盟友法国或俄国。
没有共同的政治基础,战争服务于真空。富勒说:手段垄断了目的。没有统一的政策就缺乏统一的指挥。战争就此凌驾于政治。
3、战争计划简述
德国的战争计划,第一是打时间差,俄国动员慢,就先对付法国;第二是左翼与法军主力接触后撤退,吸引法军深入,右翼绕到法军主力侧翼或后方,与左翼发起围攻。
第七章和第八章都讲到关于火器发展带来的战争变化之一就是正面进攻很难奏效,防御方隐蔽在工事后方,很难被打中。
法国受到福煦将军的影响,采取的是攻势神秘主义,质量加速度,一冲到底,可能是法国在毛奇时代,老是没防住带来的后遗症。
其他国家的计划不值一提。
4、西线无战事
正面进攻不利,德法都试图迂回对方,于是双方开始了向海峡奔走的竞赛,就是你在这边跑,我在对面跑,都试图绕到对方前面去,结果都跑到了海边,形成对峙状态——1914年10月到1918年3月,没有一次进攻能使战线移动超过10英里。
堑壕战发挥出威力。10个人坚守,可以挡住50个人。正如银行家布洛克所预言的铁锹、铁丝网、堑壕成为战场上最有利的工具。
用大炮轰开防线呢?没炮弹!因为裁军。飞机轰炸就更不要说了,那时候还没有。
克劳塞维茨强调交战要击打对方的重心,一战而定。一战的重心就在德法对峙的西线上。但是这一条战线的对峙偏偏让英法俄协约国采取了开辟其它战线的回避战略。不得不说,大多数人遇到困境后,都会这样做——背离主要目标,背离重心,开辟另一战场——知易行难啊!
具体过程就不摘录了。开辟的其它战线也陷入了堑壕战。
如何唤醒这沉睡的战局?明天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