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美好与诱惑
各位童靴们大家好,我是爱讲故事的山丁子,我又来给大家讲故事了。
中秋已过,天气凉了,一种水果高频地出现在我们的购物清单上——苹果。说到苹果你会想到什么?是筷子兄弟的《小苹果》,还是你手里的iphone某代呢?

有人认为西洋苹果起源于4000年以前,而中国苹果(古称柰,又称绵苹果),如以出现在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时(“枇杷樵柿,亭柰厚朴,羊枣杨梅,樱桃葡萄”)算起,距今也至少有2000多年。所以不要被苹果软萌的外表欺骗,它真的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老前辈了。
与人接触时间久了,苹果也(成了仙)融合在人类文化中,成为一种意象。历史故事里的苹果,常常代表美好并值得珍惜的事物,比如英语谚语中的“apple of one’s eye”,语出《圣经》,形容对某人的珍视。而同样来自圣经的另一个短语“apple of Sodom”(索多玛的苹果)则意为华而不实。故事中索多玛城的居民触怒上帝受到惩罚,让当地的苹果不能被收获,所以索多玛的苹果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看着美丽,摘下却会化为灰烬。若这种做法能称得上是个严厉惩罚,那上帝肯定认为苹果是这座城市最值得珍视的财富吧。苹果当然美好,要知道连砸在牛顿头上,它也能一下子就砸出了地心引力啊!
苹果同时也是诱惑和原罪。先看看丢勒这幅《亚当和夏娃》:夏娃从蛇的手里拿到智慧果,转手就给了一脸无辜的亚当。这就是圣经逐出伊甸园故事的一部分。按理说,智慧果长什么样并没有人知道,最早人们用枣或者麦子来描绘它,但因为拉丁文中苹果亦有罪恶的含义,它才成为终极背锅侠,担上了千古骂名。也几乎是由此开始,苹果的形象成了一种诱惑(连巫婆诱惑白雪公主都知道用苹果)。

古希腊神话中也有苹果,而且是金苹果,其中两个最为有名,一个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伟业里摘到的那个(或者是他让阿特拉斯Atlas替他摘的那个);另一个是赫拉、雅典娜和阿芙狄洛特(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三个女神比美争夺的那一个。前者需要屠龙负天,后者挑起了特洛伊战争,可见苹果巨大的诱惑力。
现代社会的苹果,与时俱进地被赋予了有益健康的功效。这就不能不提另一个英文成语“one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自然有多种微量元素并对身体有益,但真正促使它走上“健康快车”的却是美国人。

如果有一种食物能代表美国,那应该是苹果派,如果有一种水果伴随着美国的传奇,那应该是苹果。美国有很多跟苹果相关的传奇故事和人物,比如华盛顿砍了苹果树,比如乔布斯弄出来的苹果手机,甚至纽约这所大都会的外号都叫“大苹果”。不过还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约翰·查普曼。19世纪初查普曼以经营苹果种子为事业,从美国东部到西部,从发达区域到边疆地带,都有他的足迹,因为苹果,他被称亲切地称为“苹果佬约翰尼”(Johnny Appleseed)。

在他的推动下,美国国土上出现了大量苹果园,外来的苹果种子与美国的土壤环境结合起来,逐渐成为了“美国的水果”。苹果可以鲜食,也可以用来酿酒,在“禁酒令”初期,苹果酒不在被禁之列,也侧面促进了苹果种植业的发展,据说当时用于酿酒的苹果远超过总产量的半数。同时,因为培育出一个优秀品种可能会让苹果园主一夜暴富,所以就如同彼时人人追求的“美国梦”一样,望不到尽头的苹果园也幻化成了一场香甜美梦。
当十九世末二十世纪初,妇女基督教禁酒会准备挥舞国家法令的斧子,砍掉苹果树、禁售苹果酒时,他们面对的是从约翰·查普曼时期就种下的千百万棵苹果树,和那些仍在追梦的种植者们。彼时苹果种植已经成为一个蓬勃而升的新型产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始大声疾呼,宣传苹果的健康属性,为其正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前面提到的那句话:“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没错,这句话可能是至今为止最成功的一段广告语了(甚至可以没有之一)。
参考文献(部分):
王俊杰:《美国苹果简史及其启示》,甘肃林业科技,2012年12月。
罗桂环:《苹果源流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月。
迈克尔·波伦著,王毅译:《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本文首发“植观世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