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类

夏夜|图卡15 - 预习&复习有方法,学得快记得牢

2020-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默学森

【知识描述】

我么都知道课前要做好预习,课后要做好复习。但怎么预习、怎么复习?预习复习占用时间很多怎么办?有的同学觉得预习复习没什么效果。

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测试·复习总结,这四个步骤是学习的一个完整流程。预习可以帮助我们提前了解内容框架,熟悉重难点。而复习可以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强化知识链接

那么怎么做到做好预习、复习?

“5+10预习复习法”

5:预习5分钟

在预习的时候思考

    ①这节课想讲什么

    ②它有几个部分

    ③有什么新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同时进行标注

    ①知识结构

    ②重难点

    ③没理解的地方

10:复习10分钟

这里要用到一个重要的工具:课堂笔记

课上简要记录关键词、概念以及知识要点,课下默写出来,并对照修改。还可以专门开辟出一栏记录学习提纲、记录一些专有名词。

每科15min预习、复习就搞定了。

时间短?这是为了保持新鲜感。

没那么多时间?我们可以先从重点、基础的学科开始。

【知识联想】

不仅仅是学习需要预习。我发现我们在读一本书之前会先看看目录讲的什么,这个过程也是预习。先了解整本书的架构,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哪里是我们需要的。这样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有所取舍。

学习新的技能之前先掌握好框架,学习完之后查漏补缺,完善框架。

【经历联想】

做学生的时候可能没有感到预习复习有什么效果,那时候也没想太多。一切都跟着老师来就行。

在开始教数学后,上课前我会让学生提前看一看今天课上的内容,同时做一做测试。这样做效果很好,上课之前巩固了旧知识,同时对于新知识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上课会比较轻松,孩子们也能够知道自己哪里不会,听课也比较认真。

课后的复习我们可能觉得写作业就行了。

我觉得这样看作业的内若,如果只是一些课上方法的应用、练习,那么复习的效果会欠缺一些。若是能够做到从头到尾梳理一遍知识则会对这节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行动与启发】

预习找框架,复习查漏补缺。

你是如何看待预习和复习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