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

2018-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旋律sama

一、信用内涵的界定

【】
应收应付
【】
预收预付

二、信用的产生与信用形式的演进

(一)信用的产生

前提条件: 财产私有
物质基础: 商品交换
信用关系形式:赊销预付、货币出借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信用形式的演进

1. 商业(企业)信用

商业(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形式。
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分期预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

票据「」

2. 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形式,以存、放款、贴现等多种业务形式组织起来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特点:

3. 国家信用

【】
【】

4.个人(消费)信用

个人信用也即消费信用,指企业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方式。

特点:

* 5. 国际信用 补充

国际信用形式

  1. 国外商业性借贷
    国外商业性借贷的基本特征是,资金输出

* 6. 民间信用

其他个人信用

证券信用
【】

有价证券信用

【】
证券
【】
股票
【】
债券
【】
基金
【】
信托
【】
保险

分类

根据信用关系的主体,信用可以分为:

  1. 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
  2. 个人信用(消费信用、其他个人信用)
  3. 企业信用
    1. 加工企业信用
    2. 贸易企业信用
    3. 服务企业信用
    4. 商业银行信用
    5. 非银金融信用(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