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5)坝美印象

2020-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普利文

       据《好搜百科》介绍:坝美村,位于云南省广南县北部八达乡和阿科乡交界处。村子四面环山,过去不通公路,进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们要摸着岩壁淌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经过几公里长幽暗的水洞才能进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很难与外界交往,但却是一个美丽的壮族村寨。

       根据2015年的资料,坝美村有119户,600余人,全都登记为壮族。据说两三百年前村民里的黄姓、黎姓汉族先祖为躲避战乱,从广东湖广府一带历经艰险跋涉,不知怎么的居然找到了这一小片与世隔绝的乐土。他们在这里开荒垦殖,辛勤耕耘,逐渐蕃衍,并与原本就住在坝美的十几户壮族和山外的其他壮族通婚,渐渐都演变成了壮族,一代一代过上了自给自足、和谐安平的生活。坝美村确实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地上罕见的“世外桃源”。

       2015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从普则黑赶往坝美。约下午13点后到坝美村景区入口,购了门票进入景区。

       以前的交通工具——马车已经停运,我们步行约1.2公里到达进村的溶洞码头。

       船行于洞穴中,洞内光线很暗,偶有缝隙,透出一线光亮

       到达出洞口

       出了洞口即是码头,船工在这里休息、候客;村民在这里摆摊,售卖手工艺品和现做的小吃。

       走进村子,感受到坝美的闷热——这里四面环山,正当午后,太阳当头照,没有一丝风,酷热难耐。好在一路花丛锦簇,心情渐爽。

       沿着村道,开设有客栈和农家乐,游客的食宿很方便

       村里也有了机动车,不知从哪里开进来的

       酷暑下,这只猪也知道躺在湿地上散热

       村民们沿路摆些小摊,售卖一些小物品

       姐姐一边卖水果,一边辅导妹妹学习

       着民族装的女孩

       坝美的小游客?

       壮家小孩,真的很壮

       村里的大榕树,人们喜欢在树下乘凉

      榕树有着庞大的根系

       路旁,保留有老宅旧院

       房屋古朴,是典型的传统民居

    “现代”民居的数量不少

        孩子对我们笑脸相迎

       在路边夫妻树旁找到一住处,我们脱下湿透的汗衫,晾晒在窗外;抹去一身臭汗,大家都不想动弹了。进村前都把行李放车里了,没有换洗衣服,只好光着上身了。

       稍事歇息,已是下午17点,天气依然闷热。大老远来到坝美,不甘于闲着,我和同伴拎起相机,出门“扫街”, 沿着村子的河边、小桥、花园、小溪、田园,一路寻觅......

       河边洗涤

       孩子见到水,那个高兴劲!

       村中心一段河里,几个孩子在水中嬉戏打闹,阵阵欢声笑语,一下把我的心绪拉回童年。许久没有听到这样无拘、欢快的童声了……

       我们拍下她们嬉戏打闹的场面。孩子们上岸后,争相要看拍摄的片子,看见自己戏水时的样子,她们开心极了。

       不远处一座便桥,桥下有垂钓者,桥上不断有行路人,有拍照者。小桥、人影、房屋倒映在绿水中,如一幅幅绚丽的油画......

      过桥后,我们来到一处小公园,估计是村里建造的。园里有休闲亭,蜿蜒的道路,盛开的三角梅,淡绿的芭蕉树,翠绿的草坪。

       一条小溪,用竹子搭成了便桥,溪对面便是农田,田埂上有游人拍照,青绿的秧苗和玉米枝叶尽收眼底,远处便是包围坝美的群山。

       躺在这里真是惬意

       小河,溪流潺潺

        河畔,水车旋转;凉亭,游客和村民闲聊

       朋友耐不住酷热,下河爽了一把,无奈热极骤冷,晚上居然身体不适。

       过了便桥,眼前展现出大片秧田。村民背着背篓、赶着牛儿,扛着物件、挑着竹筐行走在田边或路上。

       环视四周,田野的尽头或是起伏的山峦,或是村庄和房屋,这时真正体会到村民们生活在巨大的“田坝”里。我想,坝美的来源和这有关吧。

       廊桥,横跨河流

       桥上桥外,村民在售卖自家的物品

       尝尝我家的西瓜?

       看看我家的石头?

       像不像五花肉?

       这是我刚做的哦

       傍晚19点过,村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大榕树前的一个小广场闲聊;孩子们则借着余辉嬉戏打闹、做游戏。这一刻,我见到的村民们生活是休闲的,孩子们是快乐的。

       我想和你们玩

       快乐的孩子们

       今晚玩什么呢?

       男孩子的玩法

        晚20点后,村里灯火通明,村民们陆续回家。

       当晚,大伙决定第二天7:30离开住处,将顺着村道从出口河道离开坝美。

       第二天一早6点过,我和同伴出门继续“扫街”。

       清晨,村里笼罩着薄薄的雾,远看四周,感到村子就坐落在一个大大的围子里。在道路出村方向的左侧山梁,晨曦已经出现,淡黄色云彩下是睡眼朦胧的坝美;右侧和后侧的山梁前则是一片片薄雾,山梁若隐若现。山梁与房屋和田野构成一幅幅水墨画卷。这时,你就体会为何这里被称为“世外桃源”了。

       稍许,在太阳正对的前方,山梁上空出现朦朦胧胧的蓝天白云絮带。由于坝美村处于四面环山的境地,这里是很难拍摄到日出和日落的。

       早起的村民已在河边挑水。我正想拍摄河边取水者,一群游客涌上河边便桥,摆出post拍照,我们没时间等候,只有作罢。

       早起的挑水人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朋友呼叫我们回住处早餐了。

       7:40,大伙启程离开坝美村。幸好我头天傍晚和当天早上出去转了一圈,否则真的对坝美没多少印象。

       早上8点到达出村的第一个码头,乘渡船走过一段连着山洞的峡谷;上岸后沿山沟步行,再坐上出山的马车,稍后到达第二个码头,乘船穿过一段峡谷;再进入一段彩灯映射的洞穴,9 点过登陆后乘出租车赶往景区大门。

       出村水码头

       小小年纪已学会撑船

       守候的船工们

       穿过一片水域

       穿过一段连着山洞的峡谷

       峡谷两边陡峭绝壁,飞鸟啼鸣

       走出峡谷

       乘坐摆渡马车, 走向下一个洞口

       进入五彩洞

        洞内色彩斑斓,如梦如幻

       走出五彩洞

       出了五彩洞,我们搭乘码头出租汽车直奔景区停车场。

       我感觉,出村路上的景致比进村路上丰富。其间船行于峡谷,两侧或悬崖峭壁,或青山绿水,湖水倒映;又经过一段彩灯映射的溶洞,更增添对坝美村的美感;路上马车铃响,马蹄声碎,喇叭声声,传统的交通工具(马车)与现代的MPV(汽车)承载着一拨又一拨游客,把坝美的印象带回去,传出来。

       在坝美近一天的游览,我感到:这里的村民淳朴和善,面对镜头,他们或羞涩,或微笑,没见到讨要钱物者,没人纠缠兜售,没有那种商业气息。

       从大人、孩子玩手机,姐姐辅导妹妹学习这些点滴来看,感到这里还是贴近现代生活的。随着现代技术推广和科学文化普及,随着游客与村民的交流和影响,这里的发展也会加快。

       房屋大多沿路而建,朝向各异,有的抵近道路边缘,缺少扩展空间;店招、指引牌,摊点布置过于随意,影响了观感。

      有村民在河边盥洗,顺河而下有村民取水......大概这里都是依靠大自然自我消化吧。

      村里的老宅显得古朴,保持了壮族民居风格,和坝美的地理环境及人文历史比较协调。如在建设方面统筹规划,保留一定传统风格,相对统一格调,相信这里的整体环境会更协调和美,也和“世外桃源”的称谓相匹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我在坝美的时间不足一天,未走完全村,没与当地人交流,仅凭眼见,很可能是偏见或误解。

·本集完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