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3

2019-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甜甜时光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发光,而你也同样阻挡不了别人的光芒。

又是一周一次的工地游学,竣工暖房活动,没有任何人强迫说保持如此高强度的频率,而是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计划,虽然有时会逼死自己。

再回顾我们海上世界的项目,三年前开始,扎扎实实的去做市调,去跑盘,现在都还记得当初看房的小本,每天逼自己最少看满六套,多的时候十多套,真是看吐的感觉。持续了有两个月吧,下手了第一套,很快改好溢价租出。以后几乎每一套都是经典,少量踩坑。非好不收,这些年上百套的体量,结案报告清单都堆积了厚厚的一小本。

过往案例中,溢价50%以上是基本要求,溢价翻倍也是正常,我们自己太知道数据了,以至于有时看到最开始嘲笑我们报价高的中介,同行,也会忍不住会小小的恶趣味一把,心里说,算了,赶紧抢钱,哪有空打嘴仗。最开始,你笑,我做;接下来你看,我做;然后你照着,我做;最后你抢做,我后撤。不都是这样吗?

有人会问,一场场工地游学,你担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其实有的,刚开始也是很郁闷的,看到一个个“同行,聪明人”来现场,问色号,私下找我们的工长,以及翻拍各个物料的包装……隔天,各类大同小异的同款产品就出现在各个中介的朋友圈,乍一看都差不多,挂画,灯,沙发,地毯,各种~痛苦的是,你还不能说什么,设计么,大家都差不多,谁能说谁抄呢,不过是互相借鉴一下对吧,人家还说咱早就用过了这些产品,还能找到比你便宜的供货商对吧,咱大淘宝什么没有,不仅有A货,还有各种尾单鼠货及代购,你又能说点啥呢?

产品能借鉴也就算了,市场和选点也一样能借鉴。我尤其记得一个海上世界的一个老小区,名字叫迎晖公寓。以前是国外人特别喜欢的一个港式公寓,周边大量的酒吧环绕,随着周边写字楼的筑基,以及政府对扰民的酒吧大片关停,期间建筑噪音污染,导致这个小区突然就败落了,租客也日渐混杂,慢慢沦为群居房与青年旅社汇集地。那时租金只有4-5000两房。没有人去触碰这个小区,而我们经过踩点和分析,认为这个户型是有特点的,复式,两厅两卫,可以做大厨房,周边有国际学校,高楼层居然还能看海,距离蛇口港也很近。于是很快,我们定下了一套5800的高层两房,当时想,短租也可以,两个房间合住两个人也可以,周边国际学校的家庭或单身外籍也可以。客户画像确定好后,剩下的就好办了,改造是季老湿团队的拿手好戏。第一套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数据案例,一切都是拓荒者的未知和勇气,于是我们做了保守的改造方案,保留地板,和厨房墙地砖,只重做了厕所和全屋家具软装。

第一套花费大概在13万左右,最终租给了一对美国的姐弟,一万租出。不算是特别满意但是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的这一套判断逻辑和客户画像是经过市场验证,比较精准的。相比被后来的各种同行仿制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