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六章 知足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六章 知足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明喻了老子的“咎莫惨于欲得”。过失中没有比贪得更惨痛的了,其实,一切的过失无不与贪得相关,过失是违规的结果,规律是恰到好处的秩序(和为贵),规则是规律在具体事物上的体现。贪得是欲望的表现,要想实现贪得就要打破规律,破坏恰到好处的状态,违背规则,过失也就自然产生了。贪得,本身就是过失,是人生理念的过失,做人的过失,凡事过度,必有损失。贪得,就是对物质的追求做过了头,结果失去的更多。
贪得,是天地最不能容得的,也是人类社会最为不忍的。天地之道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怎容得下贪得之心。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大道,讲秩序与规则,更是容不得侵占之类的违规之念。贪得之为,不仅仅是简单地对财物的违法侵占,更是对正常秩序与程序的破坏,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贪得之为时有发生。为了让孩子成绩好,加重孩子的作业量,为了让孩子在将来有竞争力,让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班。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有意超越工作程序,为了利益,有意违背审批程序与行业标准。总之,一切有违规则的事,都是贪得所致。
贪得之为盛行,只能说明社会秩序混乱,规则缺位,贪得成风,是贪得之得能得的恶果,如果贪得之得不能得,何来的贪得。所以依法治国,让一切合于规矩,尊于律法,才是遏制贪腐的最好办法。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就是要让贪得之念无所用处,不得人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社会才能公平公正。
天下最难之事,莫过于自知之明,自知之明中最难之事,莫过于知道满足。韩非子认为“邦以存为常,霸王其可也;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可也。”意思是国家把生存作为根本,称霸称王也就有了可能;身体把生命作为根本,富裕尊贵也就有了可能。常,是不变的,是固定的,而只有“根本”是不变的。韩非子讲得很明白,国家以存在为根本,其实世间一切事物都以存在为根本,只有存在才有可能,没有存在何谈未来,人类文明的首要原则就是生存。生命是身体的根本,没有生命,身体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身体只是生命的承载体,生命是永恒的。韩非子一语道出了国家与生命的本质,保证国家的存在是君主的首责,保障生命不息是个体的首责。国家是一切事物的平台,生命是机体的原力。
韩非子告诫世人“不以欲自害,则邦不亡,身不死。”意思是不用贪欲来危害自身,国家就不会灭亡,自身就不会死亡。在韩非子看业贪欲是国家和自身的最大危害,是一切恶果的源头。想想,本就是这样,历史上灭亡的国家那个不是因为君主的贪欲所致,个体的失败也是因贪欲所致,那些贪官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些多元化重杆杆的失败企业也是证明。
老子说:“知足之为足矣。”意思是知道满足也就是真正的满足了。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实力与条件,其次要清楚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话虽如此,却世事多变,社会在高速发展,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不知会停泊在那里,所以,我们无法清晰地认识自己,时代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这是社会浮躁的原因。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让“不折腾就老了”成为行为依据。但,圣贤的智慧告诉我们,即使是春秋战国这样个性飞扬,洒脱自由的时代,也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懂得知足,一切行为以存在为根本。
【邦以存为常,霸王其可也;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可也。不以欲自害,则邦不亡,身不死。故曰:“知足之为足矣。”】
《论语》中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衰。信,就是遵守约定,遵守与人的约定,与国家的约定,与上帝的约定。约定就是规定、规则、规律,所以治国为人如要长久,就要遵守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