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韵

《反惰性思维》|用正确的方式持续成长

2018-10-06  本文已影响152人  非飞羽宇
豆瓣评分:8.9分

《反惰性思维》是由少毅所著的一本书。作为个人发展学会合伙人,少毅当然不止只有这么一个标签。除此之外,他也是“24天个人竞争力训练营总教官”、“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以及多所高校特邀职业规划讲师。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把“斜杠青年”或者多重身份定义为成功的标志之一。

究竟何为书名所指的“反惰性思维”呢?

在作者看来,反惰性思维就是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不过,愈是容易理解的含义,我们愈是难以警惕和执行。

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追求享受与安逸似乎就是我们的天性。不劳而获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终极梦想。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都渴望找到这样一种捷径,能够更轻松一些,更轻快一点!

也许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怀揣着这样的思维,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仅有的耐性也在慢慢被消磨殆尽,忘记了当初的梦想与目标,也忘记了实现它们的真正意义。

本书是一本关于职场实用技能的读本,共分为四大部分,介绍了36种方法,为我们提供职业生涯发展所必备的技巧与思维方式。因此书籍在内容上非常的丰富多样,主要涉及时间管理、形象与交际、思维提升、职业规划等等。也可以说这四大部分代表着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层层递进,让我们从零向正无穷大不断突破和进阶。

虽然说内容的多样性是本书的一个优点,不过这也恰恰成了其软肋,多而不精,富而不细,不过我们仍然能够从最精炼的文字中获取对我们来说十分关键的信息。

从0到1,职场必备

在这一部分,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合格职场新人的必备技能:如何记录时间、如何运用番茄工作法管理时间,以及如何摆脱拖延症。

1、番茄工作法

理念:在25分钟之内,尽量避免打扰、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25分钟之后休息5分钟,然后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

工具:苹果手机,使用APP极简番茄钟;安卓手机,使用APP番茄土豆。

具体执行:首先,找出一件打算在25分钟之内专注去做的事情;其次,在这25分钟之内,不可以做与之无关的其他事情,否则就要重新开始番茄钟;最后,25分钟之后,休息5分钟,转换心情,放松一下。

2、摆脱拖延症

拖延可以分为四种:必要拖延(不得不)、积极拖延(搁置,进修)、合理放弃和真性拖延。

拖延的核心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动力不足,另一个是行动太难。那么解决拖延便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增大动力,减小阻力。

如何增大动力呢?

第一,思考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收获?评估做这件事的价值;

第二,思考如果不做会不会有什么遗憾?评估自己的损失;

第三,思考自己怎样才会放弃这件事?预判出现的困难。

如何减小阻力呢?

减半法则:每天减少同一任务的工作量,但这个任务必须持续不止。

世界最烂法则:不论结果是好是坏,必须要给自己一个开始。

动作最小化法则:把一个较大任务拆分为N个细小的动作。

3、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核心有四点:制定目标、匹配资源、首胜体验和反馈修正。

制定目标:清楚目标的领域、大小、时长。

匹配资源:清楚目标投入的时间,金钱及人脉。

首胜体验:看到进步或成就,获得情绪上的激励。

反馈修正:检视前三个步骤,反思修正。

从1到10,职场进阶

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职场进阶的方法,让我们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1、朋友圈——隐形简历

首先作者提到了我们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微信朋友圈,作为被忽略的隐形简历,作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朋友圈去构建更好的社交关系。

第一步,换一个正式得体的头像;

第二步,删掉乱七八糟的东西,留下精彩的内容;

第三步,展示自己的高价值(不是炫耀);

第四步,分类管理朋友圈。

2、塑造职业形象

朋友圈只是我们在网络上留给他人的印象,那么在职场里我们又该如何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呢。

第一步,塑造外在形象。“1+1法则”,一套得体的服饰,加上一个精致的物件。

第二步,塑造知识形象,或者说有所长。

第三步,塑造社交形象。

第四步,塑造人格形象,要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3、工作中如何汇报工作

鱼骨式工作汇报法:鱼头代表汇报的项目名称,鱼尾代表结论。左边是已完成的好消息,汇报格式为“事件+数据+对比”。右边是未完成的描述现状,提出解决方案,格式为“描述+原因+解决方案”。

4、向上沟通三大技巧

与领导沟通前,先厘清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此次交谈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领导最关心的是什么;

第三,把握沟通的好时机。

从10到100,认知升级

在这一部分,作者重点强调了在思维方式上的一些转变,使我们的认知得到升级。

1、如何用时间换资源

第一,给自己的时间定价并估算付出,进行权衡,做出最好选择。

第二,试着在牛人身上投入时间,获得学习机会并建立人际关系。

第三,学会花钱买时间,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2、摆脱老实人的标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老实人不论在生活中还是职场里,都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似乎一辈子就只能这么默默无闻,与人隔绝。如何摆脱老实人的标签呢?

第一,学会展示自己的目标与进取心。

第二,刻意经营一段人际关系。

第三,试着出其不意的展示自己的进步。

3、断舍离

近些年,断舍离忽然就成为了一个热词和学习的理论。所谓断舍离,即: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不沉溺于外物。

断舍离的两个核心是:第一,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现在的自己;第二,当你占据物品的时候,物品也在占据你。因此,我们要想实现断舍离,就要学会扔掉身边不合适自己的东西,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回归自己的内心。

从百到正无穷大,势如破竹

其实这一部分更多是要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经营自己,比如建立并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如何打造自己的人设、如何做好斜杠青年等等,尤其适合初入职场或者对自己并没有明确规划的人。

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在职业生涯早期打造自己鲜明的人设,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该做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维护好你想要打造的个人形象。

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稳定前进。当然这些笨方法并不是要求我们固步自封,不知创新,而是能够真正找到实现目标的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