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

2020-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艾筠

2020年的春节,注定会因为种种因由而留在几代人记忆中。

众知的原因,大年初一微信、电话拜年之后,不再去走访好友亲朋,使得每每忙碌奔波连喘息都觉得是一种幸福的春节。难得的有时间在故乡的土地上走走,寻找那曾经的熟悉。

40年的分别再谋面。桥、残莲已经非故,湖和季节依旧。

初春的清晨,华北大地,一如往日,寒冷夹带着春的气息。

垂柳未见新绿,湖冰渐开已离岸。

但却因没有了鞭炮和新冠病毒的侵袭而显得寂寥,没有了春节曾该有的喧沸。

儿时的小学没有变化,但却因时代而有了不同的妆颜。教堂和国旗并列。

沿着古运河的堤,徜徉在古槐下,望着冰封的河面,儿时嬉闹依在眼前,但记不起他们的名字。

原来充满战争记忆的木桥被它所替代。但我记忆里还是那遍布弹孔的它

我的启蒙教育就开始于这里,一所紧靠河边,四排教室格成的三进的院落,唯一不见了的是原来有一口大钟吊着枝叶几乎遮盖了整个院子的老树。好在原来的天主教堂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者还在,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感到了它的不真实。

记忆中,四十几年前,你应该不是这样的,虽然很少人但感觉你就是应该那个样子。

这样的窗很是破旧,墙更是斑驳,就如同一些老物件相伴了多少学子的往去。

数十年前的木窗,砖墙,保留下来也是不容易的。

就在这里其中的一间陋室,开启了我儿时对知识渴求的闸门。

我母亲曾在这所小学做老师,一次并不经意的带着幼小尚未有上学资格的我到学校批改试卷。在大人忙于工作的时候,曾经那个瘦小如猫狗的男孩,从一扇紧钉着木条封死的教室的后门,爬进了影响他一生的书的海洋……显然没想到会有这样娇小身材吧,更得益于父母对我们早期的教育,在那知识贫乏,只有几出样板戏和几本连环画,书籍被太多禁锢的年代。被一排排装满书籍也蒙满灰尘的橱柜所和其中完全出乎认知的琳琅的书籍所震撼……

离开故乡三十余载,经常会梦到儿时的生活、学习……每年都想回到这里看看,其实谁都知道过去的就是已经过去,特别是在日新月异的新的环境,沉淀会变得很难。

但我相信,社会属于时代,时光属于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