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俗诗情激荡,自由飞翔明月共光辉

【散文】腊八节,春节的序幕

2018-02-06  本文已影响248人  汉语飘香

      腊八节,春节的序幕

                汉语飘香

        春节越来越近了,才想起来与春节这个节点相关联的,还有腊八节,这个节日虽然过去半个月了,还是禁不住想提起它。

      “腊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提到腊八节,大家一定想起腊八粥。美味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可是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古代岁终时,人们总是去猎取野兽,用于祭祖先,敬百神,祈福寿,避灾祸,庆丰收。这种祭祀活动在夏朝被称为“嘉平,周朝则叫“腊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举行腊祭那一天成为“腊日”。南北朝时,腊日被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这就是传说中的腊八节。

    腊八节是腊月中最重要的节日,民间一直把它当作春节的序幕。佛教传入中国后,腊八又渗人宗教内容。相传释迦摩尼成佛以前修苦行,有一天饥饿过度昏厥,被一个牧女用泉水熬粥救活,恢复元气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终于在腊八这一天得到成佛,因此这一天被佛教成为“佛成道节”,群僧这一天要举行集会诵经,洗净器皿熬粥供奉佛祖。然后发展到这一天煮大量的粥布施给人们,纪念佛祖彻悟得道。宋代开始,我国民间在这一天用杂粮与干果熬粥,聚餐,馈赠亲友。吃腊八粥演变成为中国的民间习俗。

    腊八粥也称为五味粥,七宝粥,最初只是用红小豆煮。宋代则加了胡桃,松子,柿子,栗子等干果。以后越来越细致。清代腊八粥所用食物达二十多种。初七后半夜开始炖熬的粥,初八先祭祀神祖,然后再赠予亲友,最后才全家人喝粥。家中的猫狗等小动物也跟着享福。乞丐经过时,主人也一定会施舍给一碗,也算是积善行德的事情。

      腊八粥成分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明代时成为皇帝赏赐给大臣的佳品,到清代更是盛行。皇帝皇后太子,都要赠给臣僚,宫女这些腊八粥。这一习俗在民间更是经久不衰,瓜果品种越来越多,更讲究颜色搭配,还有碗面装饰甚至,还有精巧的花朵。熬腊八粥,吃腊八粥,成了腊八节最主要的事情,而祭祖,敬佛等内容,越来越淡化了。

      今天大家过腊八节,许多人并不知道它的演绎过程,还有这个节日所包含的祭祖敬佛的根本内容了。只有美食文化津津乐道,至于施舍,积善行德,可能大都淡忘得一干二净了,甚或是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无怪乎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做善事了。

        腊八节一过,春节的味儿越来越浓了。民间一般开始准备年货了。虽然现在条件好的多了,市场供应齐全了,但是人们内心仍然迫不及待的想早一点准备着。各种过年的打算从此在心里生根发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