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月薪1.4万和4000:他们的大学有什么区别?
每一届大学毕业,你总会发现:有的人找到月薪14000以上的工作,而有的人拿到月薪4000的工作。
为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大家学校不同。上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的同学、和上普通二本的同学,肯定是前者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
来自BOSS直聘与看准网共同发布的《2018年应届生就业竞争力报告》中显示:名校的平均起薪,确实居于前列。
可是,大家也一定会发现:还有很多同学,他们并非出自一流名校,但毕业时的起薪,却能超越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的平均起薪——甚至达到14000以上的水平。
还有同学会说:学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呀。
和上面的道理一样:研究生平均起薪确实高于本科生。但总有一些本科生,却能获得高于研究生平均起薪的工作机会。
是的,有一类同学,哪怕学校背景和学历都不占据优势,却能够突破二者的限制、获得更好的就业竞争力——
这些同学、究竟有什么不同?他们在大学期间又做了什么?
换句话说,是什么决定了:他们成为了月薪14000的人、而其他人却月薪4000?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今日「秋招加油系列」我们特别选择了这样一个主人公:
Cynthia,某小本院校工商管理专业。
获得:中国大陆仅4人的汇丰银行Global Banking MT offer——不仅起薪极其诱人,而且入职后赴英国伦敦的总部培训学习!
用她的话说:作为小本院校本科背景的孩子,和剑桥清北等名校的同学一起面试,最终能收获这样Offer,感觉概率只有0.01%……
从0.01%到100%——
中间的99.99%是怎么实现的?
答案,就在下面她的自述里。
我们希望她的故事,可以给所有同学们,一点启发:
既然学校出身不可改变,
我们希望正在秋招的你,不要放弃每一个希望;
我们希望低年级的你,在大学期间做更多让自己增值的事。
(以下内容根据Cynthia口述整理,有删改)
第一个33.33%:
假期"霸"个券商投行部实习
大三之前,我从没因为寒假实习烦恼过。到了大三上的期末,由于一些原因,原打算出国的想法,变成了:想要应聘外资银行的MT(管理培训生)。这个时候审视自己,发现:除了GPA还不错外,没任何实习、比赛的经历,对求职更是一无所知。
一个小白,所剩时间已不多,却一心要去名额极少、名校海归都盯着的外资银行MT——到底该怎么办呢?
当时已经临近寒假,我首先想到的是:寒假一定要找一份、有含金量的金融类实习。
寒假实习的机会本就有限,一个含金量不错的金融类实习就更难,更何况自己提供的是一份几乎空白的简历;然而我明白:
如果迈不出这一步,
我的简历可能会一直空白下去。
所以,当我看到某券商投行部招聘实习生时,虽然明确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我还是勇敢的投了。
但糟糕的是:第二天我发现,投的简历忘记修改求职意向!
难道,上天在暗示我,不如放弃?
不行!就算被拒、也不能是因为这样的低级错误!
于是,我非常诚恳的写了一封道歉信,附上了修改后的简历,再次发送到公司的邮箱。没想到第二天,我居然接到了公司经理的电话!
经理说:看了我的道歉信,觉得我是一个认真的姑娘。
紧接着,经理在电话里详细询问了我的学历背景,然后他说:你的年龄太小、专业能力可能会欠缺。
我知道这是经理在婉拒我,我赶紧说:不懂的东西我都会尽快学习,我不需要任何薪资,只是很希望能得到实习机会!
也许是因为我太执着,经理最终松口:可以让我放假后去实习试试,并留下了公司地址!
虽然"机缘巧合得到了口头offer",但寒假来临已经是1个多月之后了,也许经理根本就忘记了打过这个电话。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寒假第一天,我就赶到北京、直接拜访公司。
到了公司前台,却得知:那个经理正在出差!好事多磨啊!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拜托前台姐姐,将我的联系方式转交经理。
当经理再次打来电话时,我预感有戏!他的确已经不太记得我的情况了,我就简单重述了事情经过。终于,我的真诚打动了经理,我意想不到的以非名校小本的身份,得到了知名券商投行部的实习。
实习的过程,
辛苦、但却收获很大。
我们主要负责中小企业的新三板上市工作,身边的实习生不乏清华、北大、人大的硕士,但他们都很谦虚友善,丝毫不吝啬对我的帮助指导;而我,一开始不懂的东西确实很多。
为了尽快上手,出色工作,我的经验是三个点:
快速学习金融专业知识。涉及到企业上市融资等专有名词,不懂就问,然后回去查。
绝不拖延的工作态度。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认真、负责,有突然的工作,就算是做到半夜1、2点,也绝不拖延。
了解业务全流程,不囿于自己的小版块。我会利用空余时间,看别的项目组提交的资料,了解整个企业上市流程,而不是只专注于自己那部分的工作。
整个寒假,我每天6点起床,搭乘近3小时的地铁,穿越整个北京去工作;回到住处后,也经常工作到半夜。
但让我开心的是:我的工作态度和成绩得到了带我的senior姐姐的表扬,我所在的项目组成功帮助了一个企业进行新三板的上市!上市那天,经理还在朋友圈@我,肯定了我工作的价值。那个时候真是充满了成就感!
从这份实习中,我才真正感受到工作和学校学习的差别,也坚定了我选择金融的决心。同时,也是这份实习,对我后来的求职申请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你是真的渴望得到一个机会,哪怕希望只有百万分之一,都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要坐等。你能做的远比你已经做的要多得多,一定要想尽办法积极主动的去争取。
第二个33.33%:
来不及了?那就再逼自己一下!
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即便增添了一份实习经历,自己在hard skills、soft skills以及商业思维等方面都还远远不够,所以我要求自己:要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把欠缺的一一补回来。
一个学期到底有多久?
从3月到7月中旬,共四个多月;
四个月到底能做多少事?
我给自己的答案是:不设上限。
首先是实践经历。
在3-6月,我一共参加了6个商业比赛。包括:
ACE Manager金融比赛:提升我在金融模型应用和金融分析决策上的能力;
商道全国管理模拟决策大赛:加深了我对企业运营和决策过程的理解;
还有壳牌、联合利华等营销类的比赛:帮助我开脑洞,在营销和创新维度,有更开阔的思路。
第二部分的提升来自于英语学习。
英语阅读速度一直是我的短板,为此,我专门找到英文商业案例,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还有口语,除了思成的口语课程外,我还自己做role playing:自己分饰两角,彼此用英语对话。
第三部分是商业积淀。
其实参加Ace Manager的过程中,我就在股票、期权估值等维度进行了很多模型和理论的学习,研究公式的变量代表的含义,研究理论模型在决策中该如何应用,这些帮我夯实了金融基本功;
第二块就是日常的新闻时事、财税金融相关内容的关注和思考,比如“民营银行对于银行业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等。
第四部分就是软素质了。
为了增加更多的领导力的实践经历,我担任学院校友部部长,哪怕再忙,也一定抽出时间协助筹备校友年会和院庆活动。
在这四个月期间,我每天的平均睡眠不足两小时,困了就喝咖啡,有时实在困了就小憩半小时,白天上课、实习、讨论,晚上答题、做PPT、写策划书。。。刚开始会觉得很累又有些吃不消,但是时间久了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节奏,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和成长,现在看来那段时间虽然艰辛,但是却是我最充实最有斗志也是最喜欢的日子。
曾经听学校的老师提及过很多刚上大三或者更小的学弟学妹,总觉得自己开始准备的太晚,害怕来不及,然后一直陷在焦虑中、进一步荒废了时间。
其实,没什么来不及的,你对梦想的狂热应该付诸于你的行动,只要你行动了,不论你做的是多是少,你都是在变成更优秀的自己;而且,当你真的开始在意时间、管理时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可以利用的时间远比你想象的要多。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第三个33.33%:
梦想的力量
梦想就是:当你知道它只有百分之零点零几的概率时,仍然有想要百分百为之拼搏的愿望。
9月末,我在汇丰总部的官网投递了Global Banking这个部门。这个岗在14年只招了两个人(牛津剑桥那种级别的高校毕业生)。我知道通过网申的概率极小,但由于一直没有收到拒信,心里仍然抱着一丝希望,丝毫不敢懈怠地准备的笔试和面试。
在2016年春节过年前,我竟然收到了global banking的英文电话面试,而且是从英国打来的,我当时特别特别兴奋,觉得不管过不过都没有任何遗憾了!
由于我之前一直都没敢松懈过,所以面试状态不错,不管面试官是问我实习还是ACE比赛,我都能对答如流。我还时不时加入了一些感叹和小幽默,跟面试官的互动很好,聊得很愉快。
谁能想到,这个令我重燃希望的电面之后,又是长长的等待。
亲手拍下的梦寐以求的汇丰银行总部大楼~
2016年3月的某天,我接到HSBC给我的电话,恭喜我通过了电面,进入了全国仅有8人的Assessment Center评估中心。而AC的日期,恰是我的生日,3月23日,这就是冥冥中注定的一种缘分吧。
进入AC后才发现,8个人里有7个海归,其中有6人都是研究生,另一个海归本科生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我,国内普通院校的小本妹子。
为了准备这个AC,我把能做的都做了:
研究投行圈非常著名的并购重组案例,拿着CIMA等各种长英文案例,训练分析框架和思路,把搜集到的所有笔试题目都练熟,天天刷国际经济金融新闻并做英文口译,研究全球各个主要区域近几年的金融政策及影响……
来自汇丰银行总部的offer邮件截图~~
最终,当我收到汇丰银行Offer Call的时候,我在商场里人流中,泪流满面……
我们都将这样的事情称之为奇迹,殊不知有些所谓的“奇迹”,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比如她的执着、认真、为了梦想的奋不顾身……也许早就注定了她的不可限量的未来——千里马终将遇见她的伯乐。
这一切让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这个0.01%概率的奇迹的发生,让大家真的相信:
只有当梦想遇上了拼搏,命运才会绽放成真之花!
所以,少年们,青春尚好,加油吧!
作者简介:
思成实习校招,由十年求职领域钻研经验的团队创立,一个专门带你进击Offer的微信公众平台。欢迎在微信搜索【思成实习校招】,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收获更多求职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