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荷婷婷年复年,杨柳依依别离别

2016-06-04  本文已影响42人  筱潇姑凉

还记得。

我来到这里的那一天,阳光明媚得把一切染上明信片的色调。

拖着大大的行李箱路过教二池塘,汗水浸湿了两鬓。在高低错落荷叶间的隐隐绯红色,和自己绯红的脸颊,是关于那个夏末,初相见的惊艳。

后来,秋霜至,芙渠残,冬寒落,静水谧。

而后春回,隐有新绿。

年复一年。

如今夏初又临,清晨,路过池水。

我总不由放缓了脚步,歪头看那清波上一簇簇绿意。努力调取脑海里昨日的影像,和视网膜重合,去比较那生命日新月异的微妙变化。

似乎这样,才能将那无形的时间实体化,似乎这样,才能告诉自己,光阴不待惜流年。

又是6月,那个充斥着白色试卷和稿纸的高三毕业,似乎还历历在目。那一道道声嘶力竭的发泄和对大学小心翼翼的期待,似乎还耳畔流连。

而如今,眼前不时飘过的黑色学士服,暗暗的晕染了大四毕业的忧伤,四年来的努力而或荒废,也就在伴着咔嚓声的嘴角弧度里,画上句点。

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还记得吗?

四年前,你来的时候。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纤尘不染,愿以时光暖书本,腹有诗书气自华。

四年后,你走的时候。

指点江山,胸怀沟壑。从容不迫,期仗学识走天涯,自信人生本豁达。

最终,当初的期待与四年的努力,成为你未来路上,乘兴的风。

最后,午夜的烧烤与宿舍的冰啤,成为你大学四年,青春的诗。

然而,总有遗憾,没有全力以赴的学习,没有怦然心动的爱恋……四年匆匆,这些在时光里浅浅提及的沧桑,也就在一届届新旧交替的迎新会里,伴着孜然烧烤和甜腻奶茶的味道,且作笑谈。

好在,我们还年轻。

四年的时间轴,对我们还很宽容。在未知的未来,我们这些坐标点,会在怎样的函数上创造多大的极值。斜率,在我们手上。

而那些学长学姐的遗憾,会是我们的共勉,那些优秀前辈的事例,会是我们的榜样。

终于一日,当我们成为他们,又要怎样向后辈们诉说,我们的四年。

那一张张毕业证,那一幅幅毕业照,背后是漫长缱绻的回忆。

困乏的早操,匆忙的早餐。实验报告的无尽吐槽,专业实习的状况百出。教三的阶梯教室,学二的糖醋里脊。广播里熟悉的旋律,宿舍下恩爱的情侣……

这些那些,那年这年。

那是他们,彼此身影交互的——青春。

还记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必难过,这里不是康桥。

你们会回来,因为我们这样相信。

正如我们离开的时候,也一定会像你们一样,饱含泪水的回首往昔。

然后昂首阔步的走出去,走出我们的精彩。

云彩我带走一片,给我装点青春。

但,待我再回母校,还她一片云海。

教二池塘边,照片定格,人面荷花相映红。

待经年之后,旧地重游,碧菡依旧荫夏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