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老师们》
我在高中三年,给我鼓励最多的不只是英语老师,还有语文老师。
那会, 高一还没分班,语文老师大约中年微胖,个头不高,戴着一副眼镜,两片镜框下藏着一双犀利的眼睛,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普通话麻溜的好,听起来特别舒畅。讲起课来洋洋洒洒,声音回旋悠长,停顿起伏,抑扬顿挫。
《我的语文老师们》
还记得他上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沙扬娜拉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这些佳句都是从老师那里得知并铭记于心。
滕王阁序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从老师浑圆的声音中传颂出来,是另一种别样的境界。那时候就种下了对语文深深的喜欢。
高二文理分班,选了文科,高一的语文老师没有继续教我们语文,数学老师倒是一直都是班主任,一直带到高三,高二的语文老师叫什么我已想不起了,那一学年,我的语文成绩保持平稳。
到了高三,又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印象中他的长相有点像高一语文老师,也是戴着副眼镜,只是眼神没有高一语文老师那般犀利,眉眼间多的是慈祥的面容,年纪差不多四五十岁,圆圆的脸上除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外,充满了善良,声音也没那么洪亮,讲课风格也不如高一语文老师那般有劲,讲课方式偏向以古体诗、组词为主,最有特色的便是每周交读书笔记,每天一篇,他都会认真地看。写读书笔记成了我们学习语文的一项任务,其他同学是否认真去写我不得而知,但我每次都会认真地写,厚厚的笔记本,高三那年写了差不多三本。
《我的语文老师们》印象最深的一次,有天早读,老师走过来对我说,我写的有一篇文章不错,稍作修改后就是一篇好散文。我当时惊喜交加,只是那时候学习任务重,就没有下文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仅是自我认为自己能写散文,但老师的赞赏在我心里像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以后的日子里,读书笔记依然坚持如故,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好处。例如,我在写作的时候会特别快,几分钟就能写好一篇文章。
人生路上总会遇到无数老师,总会有那么几个老师会给人人生的启迪,给予开启智慧的钥匙,我的这些老师,真正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
很多年过去,现在想起我的语文老师们,灰黄的灯光下,跨过悠悠的岁月,带过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用脚踏实地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引导着一个个稚嫩的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光明,走向希望的田野。
《我的语文老师们》万水千山,道一声:珍重,珍重,这一声珍重里有我无比的恩情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