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给我们的启示

2018-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红袖青衫

他为我开路.当我走到路尽头,

他的作为,虽难测度,他必为我开路,

他是我的主,领我走过死萌谷,

赐爱与能力,在每一天,

他必开道路.,他必开道路。

他必领我经过旷野中的道路,

我将看见沙漠中他开江河,

天地将要废去,他的话却长存,

他今日要成就大事。

摘自现代音乐布道家唐蒙恩的歌曲《他会为我开道路》

      前言:我是个资深的影迷,酷爱看电影因为我认为电影是最直观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方式。我赞赏导演吉尔普.德尔.托罗的观点:“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一个是爱,一个就是电影。”长久以来看电影和读书一样都是我与这个荒谬又真实的世界的观察、沟通的一种方式。我非常喜欢看反映爱恨情仇、生命与死亡、人生与人性的影片。根据事先网上的炒作和剧透,我坚信《三块广告牌》就是这类电影。当我走进影院观看了两个小时的这部电影过程中,我这个自诩为“铁汉”的中年男人一直处于“内心汹涌、泪眼模糊”的状态,“座中泣下谁最多,郑州司马青衫湿”,为了对得起今晚我的泪水与感伤,为了纪念在我们生命中都曾经有的那段绝望迷茫的时光和悲哀无助的灰色记忆,我觉得必须写点什么!说点什么!

      《三块广告牌》的剧情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绝望的母亲米尔德利德因刚满18岁的女儿惨遭奸杀而警方一直追凶未果,无奈之下在路上竖起广告牌写上有关标语,要求警方早日破案从而与警方、家人、居民等发生对峙冲突的故事。女主人公米尔让人印象深刻,饰演其的演员还获得本届奥斯卡影后,网上对其评价是一片同情和叫好声。说她是“大女主”、“伟大的母亲”,“是一首女权主义的赞歌”。说她“饱满地展现了一个母亲的独立、坚强、无畏、善良,大爱”等等。我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虽然我很同情米尔的悲惨遭遇,但我还是毫不客气地指出,在其女儿安吉拉被害的这件事上米尔具有重大的责任,其丈夫查理和儿子罗比也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和凶手一起“害死”了安吉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从电影中的许多细节都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安吉拉生前在家庭中很不幸福,长期受到父母与弟弟自觉或不自觉的伤害,换句话说安吉拉的父母是不称职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培养上完全失败。安吉拉被害虽然是偶然事件,但家庭给予她的长期伤害是其被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前提。让我逐一指出这些伤害:母亲经常酗酒并且有酒后驾车的不良行为,这从安吉拉案前的对话中透露的;母亲与父亲离婚了,并且在婚姻存续期间也就是安吉拉成长的阶段,父亲经常殴打母亲有严重的家暴问题;母亲独自扶养安吉拉但对她管教严厉,经常对其进行侮辱与谩骂,案发前当女儿借车时怀疑女儿和同学聚会吸食大麻,不但不借还诅咒女儿在路上遭受强奸;父亲为了和19岁的新女友同居,多次拒绝安吉拉向他求助要求搬到父亲家居住,根本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弟弟对姐姐也不关心,在姐姐和妈妈争吵时,恶毒地嘲笑姐姐是“婊子贱人”……“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些就可以看出米尔夫妇是“中毒的父母”,这个家庭是个“中毒的家庭”。我不是心理学家,但我是个18岁孩子的父亲,我也读过几本心理学的著作,我发现米尔夫妇及家庭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所描绘的情形惊人的相似。我觉得有必要引用她的金玉良言:“中毒的父母”指:那些长期在家庭里伤害、虐待、贬损孩子甚至在他们成年后还常常这样做的父母。”“合格父母的责任清单包括——必须满足孩子的需求;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满足孩子关于爱、关心和温情的需要;保护孩子免受情感上的伤害;必须为孩子提供道德和伦理上的指导!”看到这张清单我想不单是米尔夫妇,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也是当头棒喝吧!说实话我们绝大多数人和米尔一样或多或少是个“中毒的父母”,那么怎么让我们变成“合格的父母”呢,看过关于宋庆龄的父母、张兆和的父母等名人怎样培养孩子的文章,读后深受启发。他们不仅仅给孩子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而且还有开明、宽松的家风,父母有正确的“三观”,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由选择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有主见、有个性,培养孩子的善良和爱心但又让孩子懂得,爱并不是有所为,更是有所止,同时必须给孩子划禁区比如不得酗酒、赌博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个性独特、富于爱心、气质迷人、心灵解放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的主人啊!如何避免成为“中毒的父母”,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电影中的米尔夫妇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值得我们在一生中不停的探索和思考。

      顺便说下,从影片中米尔夫妇的表现看,他们仍然没有悔悟,仍然继续伤害罗比。比如当米尔送儿子到学校门口时遭到同学投掷鸡蛋,米尔当着儿子的面对两位同学大打出手,可想而知儿子在学校会遭受同学们怎样报复;当罗比和妈妈一起吃饭因为说脏话,米尔就把麦片粥泼到罗比的脸上,那一刻罗比的表情是多么恐惧和无奈啊;当查理掀翻桌子把米尔摁到柱子上准备打她时,罗比暴怒马上手持一把尖刀放到爸爸的喉咙上……看到这一幕我感到担忧和恐惧,罗比长大后会不会也成为一个叛逆的“问题少年”,?会否走向人生毁灭的道路上?我想向上帝祈祷:仁慈的主啊!“帮帮孩子,救救孩子吧”!我想大声呼吁,希望米尔夫妇早日醒悟,尽快改正缺点成为“合格的父母”,已免在罗比身上再次犯下错误,使罗比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我们再次讨论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应当如何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遭受的挫折、不幸、灾难、死亡,如何拥有战胜这些挫折、不幸、灾难、死亡的勇气和能力,使我们尽快摆脱它对我们的影响和束缚,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前段时间美国大法官罗伯茨在儿子中学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讲《我祝你不幸而痛苦》,孩子们还未走向社会,家长却给予“诅咒”,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和人情,但许多家长却予以肯定和赞扬。在孩子们还年少时就有意识地进行挫折教育,等到他们长大后面对挫折不幸时,他们就有能力面对它有能力战胜它。西方哲学家普遍地对生命和生活充满悲观,对生命本身有着透彻骨髓的悲剧感。叔本华说:“痛苦和焦虑对人生来说是必要的,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姿情欢娱。也就是说,在我们欢悦的日子里,我们对不幸一无所察。眼下,命运或许已为我们准备了:疾病、贫困、灾难、死亡、视力或理性的丧失。”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就是,人生苦难重重。”我在少年时根本不信这套哲学,但随着我人到中年,阅尽世事沧桑,经历过生离死别后,对西方哲学的观点终于理解并赞同了。我是这样理解的:幸福不是生活与生俱来的,需要制造甚至模仿。生活本身是痛苦、不幸的,幸福才成为生命的需要。我们要正视生活的荒谬,大胆地拥抱生活中的不幸和痛苦,勇敢坚强地与生活“调情”,使生命中痛苦的本质散发出销魂的魅力,快乐的走完一生。如果大家都能够认识到生活的本质,也许在面对灾难、不幸、痛苦时,会大大增加战胜它们的勇气和能力啊!

      命运是深不可测的,当你遭受到挫折、不幸、灾难、死亡时,如果只靠宗教信仰或者空洞的哲学上的说教是很难走出困境的。因为有些痛苦是无法对人言说,是不真正的身临其境就无法体会到的。这种痛苦给人带来的除了压得喘不过气的痛苦,除了晕眩和凄恸,就再没有别的了。那是一种欲哭无泪欲挣无力的失去知觉的呼唤;那是一种不敢相信不愿承认现实的恍惚与绝望;那是一种一夜之间生命被洗劫一空后呈现出的生命的虚脱与枯败……诗人佩索阿说:“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不幸、灾难、死亡我们对它的反应有几种模式:一种人是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无法忍受这种痛苦而导致精神上的大崩溃,出现自杀或者发疯的极端后果;一种人由于自身心理上的强大或者机缘巧合得到了他人的帮助慢慢地走出了人生的困境,重新回归到生活当中;还有一种人是被悲伤击垮再也回不去的人,是一个活着仿佛死了的人,他们放逐自己,把世界关在门外,用痛苦来麻醉自己惩罚自己,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主人公说的:“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生活与痛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共存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挣扎于痛苦的泥潭中,只不过我们有的是深陷其中,有的是幸运逃离,但一样的是我们都带着一身泥泞,继续前行。怎样从命运的泥潭中逃离在我看无非是自救和他救两种方法。

      在绝望的人生谷底,上帝在哪里?每个人都是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自己,还有谁会救你。但要想自救是非常难的,它要求你具有崇高的信仰、博大的心胸、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伟大的爱心。西方社会有着普遍的基督教信仰,但从本片看米尔对神父冷嘲热讽说明她并不信仰宗教,那么她无法自救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基督教主张:“他人受难,我亦有份;他人有罪,我亦担当。”“罪天下之罪而自罪”。事实上中国也有这样的说教就是论语中强调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正是有着信仰上的支撑,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能够完成自救,使自己从苦难和不幸的泥潭中走出来。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在南京四名贫困地区的青年入室盗窃,把德国工程师及其妻子儿女杀害了,但没想到被害人的母亲却向有关方面请求不要判处四名年轻人死刑。更令人感动的是被害人的父母、亲友、朋友、同事一起成立了以被害人名字命名的“普方”基金,致力于帮助那四名凶手所在家乡的贫困家庭孩子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他们支付学费为他们走上“自主而充实”的人生道路创造机会。我向被害人的父母和亲友致以深深的敬意,他们的人性接近上帝,他们的大爱与大善不但帮助了别人而且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但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具有自救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他人的帮助,让我们能够在遭遇挫折、不幸、灾难、死亡时,慢慢地走出泥潭,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上。事实上在我们生命中总有一些人充当了拯救我们于黑暗的上帝,阻止我们堕落沉沦的天使的角色,他们可能是我们的家长、老师、朋友、同事……他们是不屈不挠地燃灯者,给我们身处黑暗的人照亮了前行之路,他们是在日常生活中春风化雨渡己渡人的布道者,给我们在痛苦中饱受折磨的人送来了勇气和力量。在本片中威洛比警长就是这样的人,他恳求米尔理解警方未破案的苦衷,一再命令自己的手下不要威胁打扰米尔及其广告商,在自己身患绝症期间还是操心案件是否能破亲自到现场再次勘查。最感人的是他在自杀后嘱咐妻子送给米尔和警官狄克森一封信。在给米尔的信中他再次解释了警方尚未破案的原因,并且安慰米尔也许过几年真正的凶手会被缉拿归案,并且还替米尔支付了下个月的广告牌费用,希望用这种方式提醒接任自己的警长重视米尔女儿被杀的案件。这封信给米尔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她在以后与狄克森、查理、警方达成和解这是个关键因素。在给狄克森警官的信中,他肯定了狄克森是个善良正直的人,同时告诫他要成为一名好警官要冷静思考要有爱心,这封信使得狄克森这名粗鲁蛮横有着种族主义暴力倾向的被开除出警察队伍站在沉沦堕落边缘的青年人被挽救回来了。感谢上帝正是有着像威洛比警长这样能够“包容一切”有大爱之心的人士的存在,才能使我们在遭受挫折、不幸、灾难时能够相互谅解、彼此搀扶,跌跌撞撞地从泥潭中爬出来,坚强地行走在生活的轨道上。

      如何具体地走出泥潭,桑德伯格在伯克利大学的演讲《你要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值得借鉴。比如当悲剧发生后要认清三个假象:一是个人化假象即总以为是自己做错了才导致了悲剧;二是普遍性假象即认为这件事会影响你生活的全部;三是永久性假象即认为悲伤将永远持续下去。比如建议要在我们的内心建立起恢复能力,建议建立互助的恢复组织,建议建立恢复团体。但在我一个经历过生离死别、遭受过灾难打击的中年人看来,最能治愈精神创伤痛苦的只有日常生活的琐碎,在很多绝望的时刻,人间的烟火是救命的稻草。还有一种是责任心,电影《宵禁》中正在自杀的哥哥接到妹妹的电话,因为妹妹出差,请哥哥帮忙照顾幼小的女儿,哥哥就停止了自杀。在关键时刻,责任心就像缆绳一样将他从绝望之海引渡上岸。但很遗憾的是生活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苦难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主人公一样无法和解,这就是生活的无奈生活的真实!

    看完电影我百感交集久久不能释怀,生命中的许多意义,是需要在很多年后才真正发现的。我曾经也站在堕落沉沦的边缘,我初三时上课看小说被化学老师批评告诉班主任,后又被同学揭发那本书是我从图书馆偷的,还和同学们一起偷小卖部的啤酒喝,班主任不让我上课让我请家长,威胁我要报告校方给我处分,。我充满恐惧一连四天在社会上游荡不敢告诉父母,我偷偷找根铁棍磨的尖尖,如果给我处分我就报复班主任。结果是赏识我的历史老师杨素英亲自到我家与我和父母谈心,帮助作班主任的工作才使我没有堕入命运的泥潭。现在我明白我能一次次地逃脱命运的陷阱,也许是因为别人的错误还不够大,也许是有我生命里的“贵人”帮助。当我看到有人遭受不幸、灾难,我会想也许是他在担负另一个我的罪与罚。面对世界和人生的荒谬,我不能转身逃匿,也不能整日哀叹,更不能做西西弗斯式地徒然的奋斗,而应当保持既介入又超然的有距离的态度,以行动的方式体察生活,以抽离的方式反观自我,将所有的挫折、不幸、灾难转化成养料,活出一个精彩的我真实的我。在此刻我想到了里尔克的诗歌《沉重的时刻》: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2018年3月18日夜写于书房

桑德伯格的演讲

德国工程师惨遭杀害后他们这样做

大法官的演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