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与干货教育社会热点

教育的悲哀:学好了英语却不学中文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2463人  加油啊悟空
林建华在哈佛英语演讲

首先要称赞一点,北大校长在演讲的第二天就读错汉字问题发表了致歉信。

但是就致歉信以及读错汉字事件来说,里面包含了几个实在不能容忍的问题,下面一一讲述。

一、用不完美的人来掩饰不合格的校长

林建华校长在致歉信中结尾处说“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请注意到林校长在这里说的是“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是的,从人的基本认识出发当然是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包容一个不完美的林建华。

但是,引起公众注意的并不是作为普通人的林建华在日常生活中念错汉字,而是作为国内人文社科最高殿堂北京大学的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演讲时读错并不生僻的汉字。我们第一反应是,啊?!北大校长竟然读错小学生都能认识的字?紧接而来的是对其担任北大校长这一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职位的质疑。

我们关心的是林建华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北大校长,林校长意味深长的对我们说,孩子们,人无完人,现在你们看到了,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我想跟林建华校长说,我有很多缺点,比如数理化从没及格过,但我对哲学很有兴趣,能不能让我混个北大哲学的硕士文凭啊。

二、为自身辩解时想让文革背锅

建国后三十年国内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匮乏使得那一代人成长极为艰难,作为晚学后辈的我们确实应该对时代造成的一些缺失加以理解之同情。但问题是,现在并不是1979年,而是2018年。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难道就没有一点要补充一下自己基本素养的觉悟?“鸿鹄”和“莘莘学子”是初中生写作和考试中经常遇到的词。北大作为文科生心中最高的学府,校长可以不是文学社科类的专家,但是,基本素质还是要有的吧。

不说华语世界的其他地区,单单香港和台湾在传统文化方面就很好的传承。之前我们笑港式普通话“渣渣辉”,张家辉本人在访谈中也说“全中国的人都在笑我”。那么,北大校长这一低级错误又让全世界多少人笑话呢?

更严重的是,林建华这段话深藏用改革开放后四十年否定建国后三十年的意味。对于一个拥有高行政级别的共产党员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有点严重。我等草民,也就不多妄议了。

另外林校长说到一个事情,幸好77级高考语文作文分多而词法语法分少,不然可能考不上北大。好吧,作文中看不出一个人的语文基本功底吗?不会只有我一个人觉得41年后北大校长这个致歉信暴露了他写作水平低下的问题吧。

三、英语学得比中文好,现在的教育也正在制造这样的人

在知网的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到跟林建华校长有关的论文有122篇,其中在外文期刊发表的有66篇。好吧,似乎外文期刊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都不是林建华。关于学术水平,不是我能揣测的。但是我很好奇林建华校长的发言稿是自己写的吗?(秘书是否已自挂东南枝……)

或许大家会说,不会念不代表不认识不会用那个字啊。好吧,如果是用拼音输入法话其实会自动帮纠正读音的啊。当然也可能他用的是五笔或是手写……

还是回到正题,百度一下正好看到了林建华校长在哈佛大学全英文流利演讲的相关资讯。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林建华校长在改革开放后勤学苦练英语去了,无暇顾及母语造成儿童级错误也算是事出有因了。

细思极恐,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也正在打造这样英语学得比中文好的人才吗?

试问有多少人深知英语中各种词性各种语法,却连基本的汉语语法都不懂?多少人对英语中的各种近义词的用法了解得通透,却连每天都要用到的汉语中的“的”和“得”都分不清?多少人知道英语一个简单句中只能有一个主语,却在汉语写作中的一个句子里变换好几个主语?

细思极恐。

这位能在哈佛大学用英文流利演讲却在北大用中文演讲时犯儿童级或婴幼儿级错误的校长,似乎在道歉中又犯了很多错误。比如开头“亲爱的同学们”后面竟然用的是逗号而不是冒号!这大概是英文中写作的格式?

最后我想对校长说,如果有发言稿和致歉信之类的业务可以找我。本人保证发言稿每个字都注上拼音,致歉信绝不写得被人一眼看出是在甩锅,绝不犯儿童级或婴幼儿级错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