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唐诗艺术⑾

2022-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YangSiR说
(网图,侵删)

03 唐诗中的比兴手法③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兴”。

什么是“”?兴就是“借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一种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先秦时期,特别是《诗经》的作品里。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借雎鸠关关和鸣的声音,来兴起窈窕淑女和君子之间的情-爱关系,这就是“兴”。

但这样的“兴”,到了唐代以后,就很少用了。唐人所使用的“兴”,更多是一种情感的寄托。简言之,有了“寄”的成分。这种情况,文学界一般称之为“兴寄”。也就是“比兴寄托”,用比兴的手法来托物言志

最早对“兴寄”提出自已观点的人,应该是初唐的陈子昂。他在自已一篇很有名的“序”里指出,“仆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意思是说,“六朝以来的诗歌,兴寄用得非常少了。这些诗歌大都在词藻的雕琢、华丽的意象等方面下功夫,这是不行的。”他认为这样的诗歌,缺少了丰厚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于是,他提倡要用“兴寄”。

自从陈子昂提出这一观点后,唐代诗人用兴寄手法来作诗之法愈盛。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兴和比的关系。一般为了方便起见,常把比、兴分述。事实上,比和兴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比而兼兴,兴中有比”。二是“比显而兴隐”。比,一看就明了。但要把兴寄的内容真正索解出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下面这首唐诗为例,来看看这“比兴”手法玄妙之处。

张籍的《节妇吟》。这是一首古体诗。诗曰:“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首诗,是借一个已经有了丈夫的女子,受到第三者的诱惑。在“表示拒绝”的同时又对其含情脉脉的一种情态,说明了“节妇”一种“两美难全”的心理状态。

这首诗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看,并没有太多的深意。它只是表明了一个“节妇”的心理活动。但是,如果我们深一层的索解,我们就会发现,这首诗的另一重隐含意义。

我们来看这首诗标题下的一个“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诗是寄给李师道的,而李师道是当时的一个藩镇节帅。我们知道,唐代自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特别是在河北一带,情况更甚。这些藩镇,一方面拥兵自重,不接受朝廷节制,但同时又和朝廷保持着某种“面子”上的关系。此时在唐王朝治下相当一批士人,由于仕进无门,纷纷改投藩镇以谋求发展。而藩镇节帅为了使自已的力量更为强盛,也不断地向这些士人发出邀请。因此李师道也就给张籍发出了这样的邀请,张籍接信后就写了这首诗。其本意是用“节妇”来比喻自已这么一种“难以取舍”的心情。如果我们把诗中的这几个人物和现实对应起来看,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首诗的“本意”了。它非常细腻地表达了在“两美难全”之际,人物的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清代贺贻孙高度评价了这首诗,他认为“此诗情辞婉恋,可歌可泣。然既垂泪以还珠矣,而又恨不相逢于未嫁时,柔情相牵,展转不绝,节妇之节危矣哉!”虽是趣谈,但赞誉此诗已然达到了“情辞婉恋、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

如果再进一步来分析这首诗的语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能指”和“所指”两个层面。所谓“能指”,实际上就是诗的显性层面,指的是“爱情”。所谓“所指”,指的是诗的隐性层面,隐喻的是Z治。表现的是一女不嫁二夫的情操,而其真实指向却是指“一臣不事二主”的态度。此诗既有表层意义,又有隐含意义。而作者能把这两层意义如果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把握的。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唐代诗人运用“比喻”、“兴寄”手法创作诗歌的水平,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由于这种“比喻”和“兴寄”的方法,是在全篇内容里进行着的,于是就使得诗歌具有了“象征”的涵义。

比喻和象征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比喻往往是比较局部的,而象征则是整体的。所以我们说,唐代诗歌所用的“比”“兴”,实际上已经类同于“象征手法”了。

所以对于唐诗,我们不要强作解人。对于使用“兴寄”手法的诗歌,我们应该用一种求索求解的心态,进入它的文本结构,从它的表层义获知它的深层义,从而达到对这些作品的体验、感知和领悟,并由此拓展唐诗艺术的天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