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随笔
始终认为,语文是有生命,有情感且富有灵性的。语文课的最佳状态应该是诗意,自由的——老师洒脱,不紧绷,学生自由,不拘束。
最近听王文丽老师执教的《祖父的园子》就是这种感受,老师不瘟不火地与学生聊着天儿,谈着话,不知不觉中将孩子们带到了祖父的园子,与萧红一起粘着祖父,腻着祖父,享受“后花园”的快乐,自由;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走近了萧红,走进了《呼兰河传》这本书,被萧红的人,被萧红的语言感动着……
整堂课浑然天成,没有故意雕琢的痕迹,老师和学生都是自由的…
于是自己也有了上这堂课的冲动,结果就真的借班“复制”了王老师的课。然而上下来的感觉与自己的预期真的是大相径庭:模仿的结果仅仅是“形似”而已,整堂课能感觉到自己努力地想把学生,把自己带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然而最终还是站在文本之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关在园子外面,读了一遍“萧红的故事”。这种感觉着实令人沮丧和失落,脑子也像过电影一般反思了每个课堂情境。
首先按照王老师的思路从“园”字切入,通过读课文和学生一起总结,体会出祖父的园子是个花园,果园还是个菜园,在感受“乐园”时,是从体会萧红的语言特点入手的,具体课堂情景如下:
(课件出示季红真对《呼兰河传》的一段评价:萧红忠实于自己的体验和感觉,对于汉语的神奇魅力有独特的感悟。她的语言生动单纯而又形象饱满,具有生命的质感。她以儿童般的想象力,创造出非她莫属的灵活句式,完成自由的表述。)
师引导:哪些语言让你感受到了儿童般的想象力,让你体会到了一种童真,童趣,请你画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画了不同的句子:
生1: (按照老师要求读了这段话)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师: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生1:我能感受到萧红的天真,调皮。
师:结合具体的语言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生1:就是感觉她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
师:那这样的语言你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像不像咱们曾经读过的一个童话故事?
生1:(思索半天并未想起)
其他学生开始小声谈论,最后他们一致说:《猴子掰玉米》
师:是的,有点儿类似,但还有一则童话的语言也有类似的特点,能想起来吗?
(学生静默思考。)
师:看见黄瓜长大了就去吃黄瓜,吃着吃着又去追蜻蜓,蜻蜓追着追着又去做别的了…这像哪个童话?
(经老师反复引导终于有学生说出了《小猫钓鱼》)
师(迫不及待):是的,《小猫钓鱼》,你们看,萧红她那时候没有读过《小猫钓鱼》,但她的语言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童话般的色彩,那种天真,自由和活泼……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用心体会体会……
“像《小猫钓鱼》一样童话般的语言。”这是王文丽老师的预设,也更有可能是课堂动态的生成。当时觉得这一设计真的是妙不可言。
但今天呈现在这堂课上,明显感觉到了生硬,别扭,因为学生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小猫钓鱼》而是《猴子掰玉米》。并且好几个同学在下面窃窃地笑,显然他们所感受到的并不是萧红的自由,随性,而是像童话里的“猴子”和“小猫”一样三心二意。
特殊的语言往往蕴含特殊的情感,体会言语特点是为了体验感受萧红的自由快乐,这是本课的教学意图和终极目标。所以如果能将两种文本进行比照(透过《小猫钓鱼》抑或《猴子掰玉米》的文字,我们能感受到小猫和猴子的调皮,不专心,甚至有作者的批判在里面。而萧红的文字虽然句式上有类似的特点,却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带领学生反复品读,去感受体悟文本背后的萧红的那种随性,自由,可以说这是一个课堂生成的契机和亮点,可惜我没有把握住。原因在于自己并没有做到对文本心领神会,或者自己的关注点并不在学生,不在文本,而只在预设的答案上。
生2(读句子):“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这是课文中最能体现萧红语言特点的一段话,那种反复的表面稚拙的语言充满了情感张力)
师:是的,你找的这段话很有特点,你发现了吗?(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句式上那种反复的特点)
生2:老师,这一段可以看出园子里景物的自由,从而折射出萧红的自由和快乐。
当看到学生像个“小大人”似的,自信满满的样子,我一下子愣住了,一时不知道怎样接招儿。
生2:(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该生又举手了)老师,我还有补充:这段话的写法叫做借景抒情。
课中思:学生如此言简意赅地说出了“借景抒情”,表面写景,实则写人,并体会出了文字背后“人”的快乐和自由。那还要继续引导下去吗?学生都懂了,继续讲还有意义吗?但转念一想,这是一篇熟课,也许当时老师就是这样讲的,或者他们参考了类似于《教材全解》这样的资料。如果是这样,他们真的能体悟到作者(萧红)的独特情感吗?未必!
但是课堂情景瞬息万变,正在我“溜号儿”,“跑神儿”的当儿,学生的情感基调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些轻微的骚动,于是只无力地让学生再次齐读了这段话,明则体会情感,实则收回学生开小差的心。
蒋军晶说 散文教学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和经验,想要真正理解和感受萧红就一定要让自己放松下来,卸掉“预设”这把枷锁的束缚,跟着学生一起入情入境地去品味,去感受。一个大儿童带着一群小儿童,一个大萧红带领一群小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快乐地玩耍,像个跟屁虫一样粘着祖父,腻着祖父,而不是带着答案,等着学生中招儿。
于是当学生交流到“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段话时。又有了以下的教学情境:
师:你觉得这段话写的好在哪里?
生3: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学生仍然停在文字的表面)
师:文段中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拟人”
生3:(愣了一下)我从“睡醒”,“在天上逛”还有“说话”感受到的。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词画出来,再读这段话,边读边去体会这些词,如果你能想象出画面,那么感受一定会不一样。
(学生边读边体会)
师:脑中有画面了吗?
生:有
师:说说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4:老师,我感受到了这些动物,植物的慵懒,悠闲,“花像睡醒了似的,鸟像在天上逛似的…”我觉得它们很自由,很舒服的样子。
师:你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了,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4:(入情入境地朗读。)
(确实能让听的人脑中有画面感,从开始的“无情”变得“有情”)
师:一个人的快乐是藏不住的,此刻的园子里一切都有了生命,有了灵性。除了花,鸟,虫子,园子里还有许多富有生命活力的事物,你能不能也用“…怎么样,就像…似的”来写一两句话呢?
(学生安静思考,写话)
“果子成熟了,就像害羞了似的。”
“白云飘来了,就像给花草遮阳似的。”
“谷穗儿挂满了露水,就像刚洗过澡似的。”
“蜜蜂趴在花朵上,就像要睡着了似的。”
……
以上是孩子们没有经过任何修饰完全自由的表述。
此刻,即使不说“乐园”这个词,我想孩子们也能感受到了。
(当然后面还有萧红生平的简介,《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引入,进而感受“学园”和“家园”,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说到底不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是一个形象感知、情意感悟的过程,模式化,公式化的“阅读理解”只会使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文字的工具。
一堂课下来我不想让学生只记住一些诸如“拟人”,“借景抒情”之类的文字符号。文之无情,即如池之无水,情文相依才是语文的充实。
所以细细琢磨,这堂看起来疙里疙瘩的课也算是成功的吧。试想如果全部都按自己的料想行进,学生一直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老师每抛出一个问题,学生都不“冷场”,或者都在老师预设的轨迹之内。那么这种表面看起来“流畅”的课也许会得到听课老师的赞叹,自己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感。
可是要知道这并不是自己设计的课,是完全复制,照搬王文丽老师的“课堂实录”。对,是课堂实录而不是教学设计,既然是课堂实录那么就一定包含了老师的教学机智和课堂生成。如果复制过来,学生也是一样的反应,那么问题就大了,最起码这绝对不是一堂成功的课,甚至是一堂假课。教学思路和框架是可以仿效的,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想法,他们的反应和思维怎么能通过复制呈现在另外一堂课上呢?
回过头来再想这堂课反而有一种欣喜和安慰,因为学生的表现是真实的,课堂出现的“打结”证明学生和老师都在思考,都在“生长”。这种思考不是学生怎样迎合老师,也不是老师想着怎样控制学生,而是真正遵循自己内心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