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
“阿二家的过了年要结婚了。”母亲拿着炒菜勺子侧过头来对我说。
表舅叫阿二,婶婶叫阿二,姑姑叫阿二......搜肠刮肚的,有一大波阿二正在赶来。可是实在对不上号。阿二家的要结婚了,是哪家啊?我忍不住问道:“哪个阿二?”
“还有哪个阿二,你是一点都不关心家里人,整天都不知道忙啥。是你大姑姑家的二女儿呀。”
“哦,是小二姐家,你早说呀。”
长辈中叫阿二的很多,到了我这辈再叫阿二的真心不多了,所以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以前人起名字,那叫一个利落。有叫阿毛、阿狗的,谐音,猫、狗。什么王小毛,张阿毛,李小苟,刘阿苟的。那时候生的孩子多,生活条件又差。有种说法,起的名字越贱,越好养活。有个长辈姓季,叫季阿苟。我们这的方言,季,与鸡谐音;阿,同鸭谐音。每次听人叫他“季阿苟”,我都听成了“鸡鸭狗”。有种动物乐园的狂欢劲儿,我就憋不住“呵呵呵”地傻笑。这可是三重保险的好名字啊!季阿苟长辈,虽然小学只读了两年,却是能说会道,除了不认识几个字。身体好,脾气好,办事利索。季阿苟这个喜庆、乡土味十足的名字,跟着他,获得过见义勇为奖、劳动模范,每年都会参加市里的表彰大会。
用“猫狗”小动物起名,一般都是给男孩子用的。还有一种更广泛的起名法,男孩女孩都适用,按家中排行来叫:阿大、阿二、阿三.......有一直叫到阿九的。阿三嫁给了阿五,阿大嫁给了阿六…当时有很多这样的夫妻组合。
“阿八妹家啥啥啥的,阿九妹家啥啥啥的。”经常听到母亲唠叨着这些家常。我也就知道,阿八妹,阿九妹家里兄弟姐妹的数量了。听一回名字,能了解个大概。《乔家的儿女》乔祖望起的名字:一成、二强、三丽、四美。就是把顺序法稍微提升了下,是那个年代老百姓起名字的代表。
到了我这辈,起单名的多。张伟、王伟、王芳、李伟......有时候,同个班里有两个重名的,老师只能根据特征把名字加上“大张伟,小张伟”来区分。终于到了我这辈人给孩子起名字了,因为有过重名的困扰。有位学姐给她女儿起名叫“陶袁燕妮”,这下总不会重名了吧。我在想接下来生个儿子是不是要叫“陶袁结义”啊!儿子小时候对自己的名字很不满意,几次抗议要改名。问他想改什么,他说喜欢叫“王一”。这小脑袋瓜,偷懒到家了,就为了少写几笔。“叫'丁一'不是更省事吗?”“那不行,你俩没一个姓丁,妈,让我跟你姓吧。”被他爸听见,差点被胖揍一顿。
看网上,现在起的名字,真是五花八门。每次开学,总有关于名字的新闻乐一乐的。老百姓起名字:我的娃我做主!但是还是多研究研究,娃大了也喜欢就最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