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那些小事

最近完成了一个一直想学做咖啡的梦想, 在一家新加坡的新创立的独立咖啡连锁店做了一个多月的兼职Barista. 开始了解咖啡之后才发现有很多的学问, 比如说基本的各种咖啡的种类繁多,意式咖啡 Espresso,拿铁, Flat White,卡布奇诺.. 学到了Espresso和牛奶奶泡的比例。 意式咖啡机和手冲还有滴漏咖啡的不同冲泡方式。
1. 意式咖啡机
店里用的是 La Marzocco 这款咖啡机, 一开始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 有一天和身旁的另一位全职的Barista聊天,发现他穿的一件T-shirt 上居然一个手绘的意式咖啡机,然后转头一看居然和店里的是同款。 这位咖啡师是16岁开始就学习做咖啡的热衷者,拿铁拉花艺术一流, 而且还有自己专属的Pitcher(拉花钢杯) 从他那边了解这是一款世界专业的咖啡品牌。 1927年成立并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品牌。



自己第一次上手用专业的咖啡机, 做的是简单的冰拿铁, 不需要打奶泡和拉花艺术的Ice Latte 一直是我夏日的最爱,自己学会做的感觉特别有成就感,除去初期的调节把手和咖啡粉的表面平整,记住顺序之后也是很好上手的。
2. 品种
2oz 的意式咖啡, 最小的咖啡杯, 意大利人每天早上的最爱。 同事说在这家店里都是double shots, 比起星巴克的single shots, 独立的咖啡店还是比较专注于量和品质。

除了口感浓厚的Espresso , 店里还有Macchiato , 便是加了奶泡版本的意式咖啡,为喜欢奶泡口感的人的同样小杯提神而不失口感。
Espresso 家族里面还有一个 Coffee Con Panna,自己在安道尔的时候第一次喝, 一些地方称之为维也纳咖啡,店里的版本是 2oz espresso 再加上whipped cream 鲜奶油。 是一款结合咖啡的酸和奶油的甜融合的一款调和咖啡。

The Gibraltar / 直布罗陀咖啡

在英国的时候倒是没有喝过这款直布罗陀, 在店里的时候发现这款,还被介绍为店里的special, 原来是类似欧洲Cortado 的咖啡,成分和拿铁非常类似,但是在专属的小透明咖啡杯里面,稍微要一些奶泡,所以咖啡豆本身的口感更加的浓郁了。 后来发现直布罗陀的咖啡命名是来自美国的西海岸,初创在美国很火的Blue Bottle Coffee。
卡布奇诺/拿铁/摩卡

这三款应该是最常见的咖啡品种了,拿铁和卡布奇诺的区别在于杯子不一样,店里的卡布奇诺小杯6oz , 拿铁则是12oz, 口感则是拿铁有更多的牛奶成分而卡布奇诺有更多的奶泡。置于摩卡,是加了巧克力糖浆的咖啡, 则适合喜欢甜口感的朋友。
Flat White 白咖啡
这是一款我个人的最爱,起源于澳洲, 自己在英国有一家做Flat White特别好的独立咖啡店喝过一次后就爱上了,中文的翻译老让我想起马来西亚的特产白咖啡,不过这里讲的还是咖啡机做出来的这种。 Flat white 和拿铁很相似,不过更小杯一点,然后最上层奶泡要几乎没有或者很少。 和直布罗陀咖啡很是相似。


3.咖啡豆
在Cafe里面空闲的时候要完成每周的包装咖啡豆,因为在总店工作所以每个月要往坡上其他分店运包装的咖啡豆零售。 于是在测量着250g 豆子,和闻着各种烘培过的不同来源的豆子中度过。 也了解了南美洲,非洲,亚洲的咖啡豆的基础区别。 店内有售卖的哥伦比亚咖啡口味偏酸, 喜欢非洲Ethiopia 埃塞俄比亚和南美洲El Salvador 比较平滑的口感, 萨尔瓦多的咖啡豆还有苹果的略甜味, 是目前试过的比较喜欢的口感。 因为地处东南亚, 店里还买了Sumatra 印尼苏门答腊的咖啡豆,也是颇有本地风情。
4. 手冲咖啡

另外一种店里售卖的便是手冲咖啡,最初了解的时候是在越南旅行的时候了解的滴漏咖啡,店里的有的是3种最经典的手冲壶, V60, Chemex 和 Syphon.

V60和Chemex 比较类似, 都是需要花2-3分钟的手冲配合着看计量的时间, 不一样的是滤纸是否需要沾湿, 以及搭配各种咖啡豆的口感。 很喜欢chemex的外观设计,来自美国的设计据说在自二战时期就开始使用了。
而Syphon- 虹吸式咖啡壶, 做起来也是比较起来前两者复杂,店里也是售卖20新币一杯,是源自德国设计的一种精细的咖啡壶。它的原理是借由加热下壶气体,增加压力,将水推至上壶萃取咖啡。

5. 拉花艺术

虽然只是短暂的兼职体验,但也学到了很多咖啡文化, 对于喜欢泡各种咖啡馆, 尝试不同咖啡师做的咖啡的我,也学到了例如说拿铁拉花, 这种需要时间和精准的技巧, 一个好的拉花则是咖啡的另一个趣味,从简单的爱心,到不同设计的动物形象, 一个好的presentation, 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感。 店里的咖啡师告诉我还有2017年度的世界咖啡拉花大赛, 冠军的小哥则是来自泰国。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欣赏下,这是他的作品

嗯就写到这里,下午点一杯最爱的咖啡,读小说看电影,属于周末的节奏,周末愉快啊各位。

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