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姓制度:弱化但仍有影响力

2022-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爱写论文的喵君

尽管法律旨在创造平等,但印度的种姓制度仍然对社会产生强烈影响。

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据他们的工作和出生将印度教徒分成不同的社会群体,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制度可以追溯到大约 3000 年前。

在该系统中,印度教徒根据“varna”的原则分为四个等级,字面意思是“颜色”:婆罗门(祭司阶层);刹帝利(统治、行政和武士阶级);吠舍(工匠、商人、农民和商人的阶级);和首陀罗(体力劳动者)。也有一些不属于体制的人,包括部落人民和达利特人,以前被称为“贱民”,尽管这个词有些争议。

“jati”(意为“出生”)的概念也是种姓制度的基础,并导致其根据难以定义的血统或亲属关系分化为数以千计的子群体。

该制度导致上层种姓对下层种姓享有特权,而下层种姓经常受到种姓等级较高的人的压制。几个世纪以来,种姓之间的婚姻被禁止,在村庄里,种姓大多分开生活,不共享井等设施。

种姓制度在英国统治下得到了支持,它只任命高种姓的印度教徒担任高级职位和行政工作。然而,在 1920 年代,抗议活动导致殖民政府引入了配额制度,在该制度下,一定比例的政府职位留给了低种姓的印度教徒。

印度在 1947 年获得独立后,该国颁布了法律,将歧视低种姓的行为定为非法,并改善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为大学录取和工作引入了配额。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现代印度仍然存在体制下的不平等,这些措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分歧。近来也爆发了基于种姓的暴力,其中大部分涉及对达利特人的袭击。

种姓制度也蔓延到印度的其他宗教,基督徒、穆斯林、锡克教徒和耆那教徒都采用类似的社会分层形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