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了什么业就会结什么果

2021-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莲如玉

今日老师分享的是祸福因果,惟人自招。身体上的疾病和所遇的不顺利其实都归根于之前没有注意造了业,所以要注意持正身口意,心念和语言皆是肉身的显现,一个人的气度修行就体现在这三者之间。我们有时会特别尊敬一个人,就是尊敬他的气度和涵养,他的祥和之气会感染我们也觉得身心清净,所以我们要自修自省。无缘不聚头,人所遇之人和事冥冥之中都有安排,所以讲究随缘,也就是化缘,当你以平和的心态与周遭一切和解,你的缘也就随之化解,你会感觉如释重负,似乎往前走了一步,放下了一些包袱,你的身心得到解脱,现在都不用执着前世来生,全然活在当下,细想起来全是现世报,所以喝水的时候不要有其他念头,喝水就是喝水,睡觉不要想明天要干嘛,睡觉就是睡觉,与当下临在,享受当下,你才会观到自己的情绪,你才能剥离焦虑的自己,换一个清净自在的身心。

大家应该都常听到“造业”这个词,其实这个主要说的就是“十恶业”,或者说是十黑业,分别代表了我们“身口意”,也就是行动,语言和意识这三方面所犯的错误。

这十恶业分别是身业三——杀生,邪淫,偷盗,意业三——贪心,嗔心,愚痴心,以及口业四——两舌,妄语,恶语,绮语。

单从数量上来看各位师兄就能明白哪个的比例最高,那自然就是口业,这小小的说话竟然比思想和行动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更大,所以才有“善护口业,成佛一半”的说法,因为口业在十恶业中占了四条,确实也将近一半了。

而且在这三种业中,口业也是最容易触发的,像是杀生,偷盗之类的,大家也都会比较小心,而说话就很难了,有时候一不小心就造业了,而且自己都不知道。

有师兄可能说了,老祖宗教导我们沉默是金,那我索性不说话不就行了吗?

这个当然是很好的办法,在佛法中被称为“闭口禅”,也就是完全封掉自己的口业,是诸多法门中的一种,可绝不是那么容易修的,就算出家的师父们也很难做到,更不要说咱们在家人了。

大家不信的话可以试试,不要说长久了,哪怕一整天不说话都很难,尤其是对于女性师兄们,恐怕一刻钟不说话都憋得难受。

所以说闭口禅虽好,却距离我们太远,我们还是要说话,但又要避免口业才比较现实,老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下面的几种说法方式就很容易给我们带来灾祸,请各位师兄一定要多多反省,小心避免。

五戒十善是佛教的,学佛的基础中的基础

五戒:不杀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十善: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人生之所以有种种烦恼苦厄,皆是因为自己曾经造下的种种罪业所至。想要远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种种痛苦,首先就要消除业障。

有些人会说,自己一辈子都没做过坏事啊,何来的业障?他们不知道的是,凡是有欲望,就会有执念,自身也就会不断起惑造业,使得自己陷入无明,业障缠身而不自知。

换句话讲,因为自身的无明,看不到业障的存在,有时候不知不觉中,自己就伤害了别人,做错了事情,形成业障给自己招惹灾祸。

因此,当遇到重大的灾祸或诸多不顺时,应当反省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事,得罪了什么人,及时消除身边的业障。

佛家认为,一个人身上是否有业障,从因果之道中可以看出。由因可知果,由果可溯因,若一个人想知道自己身上的业障是否消除,那么就看自己身上是否出现了这三种转变。如果有,证明业障已除。

烦恼减少

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有钱、有权,烦恼就会越来越少。但是现实生活中,有钱有权的标准是什么呢?

有些人一个月赚一万都觉得不够花,依然为了赚钱而烦恼;而有的人一个月只有四五千,却能知足常乐。有些富贵家庭为了争夺财产闹得家庭破碎,兄弟成了仇人;有些普通家庭却阖家欢乐,其乐融融。

所以说,烦恼的减少不在于自身物质条件的多少,而在于自己的欲望有多大,妄想有多深。

业障深重的人,因为自己造的恶业过多,做了太多亏心事,所以经常胡思乱想,害怕别人加害自己,疑神疑鬼,自然烦恼不断,终日不得安宁。

而懂得知足常乐,没有过多欲望和妄想的人,自然身心清净,怡然自得。

因此,要想减轻业障,就要通过修行和持戒来减轻自己内心的妄想和执著,内心清净了,业障自然消失。

身心俱佳

一个人身体和精神面貌,其实与他身上的业障深重的程度息息相关。有人会认为这是胡说八道,身体出现问题不是因为疾病原因吗,怎么会和业障扯上了关系?

譬如生活中有的人贪图口舌之欲,暴饮暴食,加上沉迷享乐不爱锻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肥胖、胃病等毛病。

而心中嗔念太重,经常与人争吵的人,也会因为妄动肝火、气血逆乱等问题,使得自己心脏、大脑、肝脏等方面出现毛病。

所以一个人若是经常生病,精神状态很差,那就说明这个人的饮食、作息规律都非常差。这种沉迷享乐没有控制力的心态,很容易使一个人心生业障,麻烦缠身。

与之相反,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之人,自身的饮食习惯和作息都非常规律,这种自我约束能力会使得他们面对很多诱惑都能保持自我,不会轻易起惑造业。

身心的健康程度能反应一个人的的业障深浅,因此,想要消除业障,可以通过加强自己的约束能力,调整自己的饮食和作息规律来达成。

身体越健康,精神状态越好,说明自身的业障在不断减少,如此,便能心生清净,自在无忧。

古语云:“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人生的运气不是注定好的,也不是老天爷给的,而是自己的言行造作决定的。

生活中恶业造多的人,因为名声太坏,身边的人都会远离他们。无论生活还是事业上,他们做什么事都没人愿意帮助,也很少有人会去跟他们交朋友、合作。

这种被众人所排斥的现象,会使得业障缠身的人做事效率很低,生活中运气也很差,有难了不仅没人帮助,还会有一大堆人出来落井下石。

而懂得与人为善的人,处处为别人考虑,生活中会获得大家的好感和感激,名声远播,愿意与自己结交和合作的人也会变多,所以自己做事的效率会越来越高,业障也会随之减少。

因此,消除业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与人为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获得大家的好感。如此才能使得自己广结善缘,生活中事业上都收获助力,业障越来越少,福报越来越多。

业障是人身口意三业造作而成,所以业障越来越少的人,说明他身口意造的善业多,恶业少。如此自身的烦恼便会越来越少,身心健康了,做事效率变高,运气也变好了。

这一切其实都是由内心的“善”造成,所以,消除善业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心怀善念,多做善事,谨护口业。长久下去,业障自然慢慢消除,福德也会越积越厚。

安徽徽州有一位商人名叫程柏麟,长期在扬州居住。他常常对观音菩萨礼拜,十分虔诚。而在乙酉年的夏天,北边军队攻破扬州城。此时身处扬州的程柏麟心感不安,于是向观音祈求救助。

到了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中菩萨说道:“你家一共有17口人,其于16人皆不在此劫难中。但唯独你,命中有宿世业债要还,在劫难逃。”梦到这里时,程柏麟就从梦中惊醒过来。

程醒来后,诚恳祷告,希望寻求解脱方法。随后再次在梦中梦到观音,观音对他说:“你前世曾经砍杀王麻子26刀,如今因果成熟,将要偿还曾经命债,无法逃脱。你应当吩咐家中其他16人一起带着东厢房,只剩自己在大厅等候,千万不要连累家人。”

程深知因果业报,真实不虚。此事既然无法逃过,于是诚然接受。过了五天,有士兵叩门而来,程随即问道:“你是王麻子吗?如果你是王麻子可来砍我26刀。如果你不是王麻子,则我们本无恩怨,你就不必进门了。”

隔着门那兵回答道:“我正是王麻子。”程随即打开大门请王麻子进来,王麻子下马后惊讶的问道:“你是如何得知我名字的?”程把自己做的两个梦告诉了王麻子。

王麻子听完后感叹道:“你前世杀我26刀,我今天则要报前世的仇。如果我今日真的杀了你,那你来世岂不是又要报此杀身之仇?就让我们今日由此了断这纠葛不清的仇怨因果,不再互相伤害!”

说完,士兵王麻子就用刀背轻轻砍了程26下原谅了他,随后还护送他们一家17口人到了金陵避难。由此一段恶缘恩怨,因为因果点破后,双方的大度而释然。

佛教有一偈子,这样解释因果报应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汇聚时,果报还自受。”假使经过了百千万劫的时间,你曾经所做下的善恶之事都不会消亡,当因缘汇聚时机成熟时,那些还未报的因果还是会报在你身上。

故事中的程商人在前世因为杀害了王麻子欠下命 债,导致今生因果成熟后,要承受被取命的因果。如果没有观音大士的点拨,程商人或许也难以明白其中缘由。

但好在因为程商人明白了其中因果,并且没有逃避而是心甘情愿承受,随后更是说破了因果,才使得两位宿世仇人化解恩怨。两人由此仇人变恩人,一笑泯恩仇。

命自我作,福自我求;认识因果,改变命运。愿大家可以通过本专栏认识到佛教所讲因果的真实与其中缘由,从而隐恶扬善改变命运。使自己苦患消减,财富增长,身心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