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乡土园艺散文

乡记随笔·未曾远行

2019-01-26  本文已影响52人  非虚构写作

2019年1月19日,凌晨两点,驱车抵达家乡老屋。

瞬间,寂静的小山村立刻沸腾起来,狗吠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我和母亲走在夜色里,归来的心却是平静的。路边的树木、小草,春长秋枯,依然如此熟悉。熟悉的山村气息笼罩着我和母亲,鸣虫和脚下的小石子伴随着欢快的脚步而奏乐……

月色朦胧,老屋呈现在眼前。但赫然出现的大犬让我心速加快,庞大的身躯窜动着,号声不似狗叫。若不是有铁链拴着,我定然不敢迈步。

转锁开门,我真怕巨犬从后身扑来,母亲对着它说,系呀系呀,乖,转来啦转来啦(回来了回来了)……

听母亲说,此犬是堂弟的朋友送的宠物狗,每天吃狗粮,还需要溜。这是什么东东宠物?

图片来源于作者摄影

洗漱一番后,我赶紧躺下安睡。巨犬却不依不饶,前扑后转,时而还发出呜呜的低鸣声。浅睡中,被狼嚎声惊醒,细听,是大犬的吠叫。天呀,这是狼狗吗?仔细一算,今天是十四,有月,虽不太圆,但明亮。那这是大犬对月而鸣吗?

瞬间,记忆被打开。忽而想起《狼图腾》,在月圆之夜,狼对月而鸣,那声音孤独又凄惨。又忆起《野性的呼唤》,那条被当作狗养的狼,在夜里,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哀嚎,是为了找到初衷,是为了远方。

疲劳卷身,恍惚间进入了梦乡。

清早被大犬汪叫声吵醒,感觉昨夜里的狼嚎声似梦境却又真实。赶紧爬起,抓起眼镜戴上,细细看一番。果真,像狼又似狗。

吃了早饭后,全副武装,开始动手打扫老屋的卫生。这座老屋,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感受着它的逐渐老去。

它不豪华,却温馨。

幼时,幼稚单纯,独爱听母亲讲故事,傻乎乎地反复不厌地看《三毛流浪记》图书,安安静静地看爷爷挥毫泼墨写春联。少时,喜欢一人坐在门槛上,沐浴着午后的斜阳,咬着父亲在下班路上买回来的苹果,开心又富足。

每当夜幕降临,我在烛光下听爷爷读着远方当兵的六叔寄回来的书信,虽听不懂所写的内容,但当时夜幕低垂,微光中,一孙一爷的温馨身影安在我心。

图片来源于作者摄影

成年后,离开时,仍是懵懂无知的人儿,但它铸于我的品质,实属可贵。如今,再次回归,已过了而立之年,虽平淡,却执着。想起今年元旦集训时,李培忠老师冠我以“内秀”之名,内心窃喜。

又想到昨天的散学典礼,侄子侄女俩均均夺下学习标兵称号,包揽了各个奖项,我知道,这间老屋依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祖祖辈辈……

此时,大犬又嚎叫起来,《野性的呼唤》,再次深深触动。我似离开,却未曾远行。

往后,乘风而行,遇雨便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