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早上出门时,儿子说,今天高温呀!又说,这才五月就就三十多度了。以前不是六月才三十多度的?
我想想也是这样。
现在的气候变化太大了,我应答。
难怪一个小学生都注意到这个异常情况。记得小时候,麦收时节还要穿厚外套。老年人还会告诫大家,五黄六月穿棉袄,割麦时还会穿棉袄呢。
这离收麦还有时日,已经连续几天高温天气,大风天气也刚刚过去。
好像不可抗因素越来越多。
小时候麦收时,跟大人在晒麦场地里玩,为了脱粒,需要排队使用脱粒机。大人们忙着干活,没功夫管我们这些孩子,困了就窝在麦草堆里睡觉。感觉太冷了,把麦草盖在身上。收过麦子,需要缴公粮,跟着大人一起去,坐在马车上,回来路过桃园,摘下的桃子用衬衣小褂包着,弄的一身桃毛,又痒又扎,却开心无比。
那时候的物质太多了匮乏,没有巧克力蛋糕奶茶,就连白糖都稀有,即使有,也没有钱买。
最近还跟人说起,现在小孩的牙齿多数都有龋齿,我们那时候也不刷牙,却很少有龋齿发生。归结起来,是没有吃到糖。
现在但凡是孩子爱吃的东西,都少不了糖或者木糖醇。日积月累,摄入量可想而知。
那时候最流行的是糖精。用玻璃瓶子灌上水,放入几粒糖精,用细长的胶管吸着喝。这简单的饮料也不常喝。
所以对于稀少的桃子很是喜欢。最后,那个衬衫小褂被妈妈洗了又洗,终于可以穿了。扔是舍不得的,都是手工裁剪制作的。没时间也没财力。
那时候的空气是清新的,风是柔和的,水是清澈的。没有汽车尾气,吃水是从地下抽取,利用杠杆原理,用压井压水。吃饭时不坐在桌子边的,都是端着碗,蹲在门口的地上一边吃一边聊着天儿,方言里说是“喷空”。聊天没有实质内容,想到哪说到哪,用这个词语非常贴切。吃完饭躲在树荫下歇晌儿。编织袋,高粱席,都可以用来铺垫,睡的安逸。
村里有大大小小的坑塘七八个,塘里都有水,塘边树木以柳树杨树居多,树冠大,树干粗,风景很好。塘里有鱼,青蛙,叫起来响亮清脆。树枝里有麻雀喜鹊燕子穿梭,我们会在塘边打水漂,两棵树上绑上麻绳,就可以荡秋千了,因为家长一再嘱咐不准下水玩,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一个旱鸭子。不知什么时候,塘里没有水了,经年累月的垃圾堆积,坑塘也变浅了,也有好几米深。垃圾有许多塑料袋,五颜六色,一半裸露在外,风吹日晒,看起来很是难看。完全没有小时候那种绿水新池满,绿杨影里秋千的美好。
上学是从庄稼地里穿过,见证庄稼的生长历程,萌芽、抽穗、成熟。偶尔会薅一把麦穗,揉下青青的麦粒,嚼进嘴里,直到嚼出来面筋,就像泡泡糖一般。
那时虽然很穷,却也有趣好玩。环境优美,四时分明。
现代文明带来了便利的交通,宽阔的马路,精美的食品,无所不能的网络科技,孩子却觉得没有意思。缺少内心深处的是安宁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