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

产品思维三十讲 | 12 设计产品时要包括产品的场景

2020-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Qfffffff_

1、用好场景,让产品脱颖而出

场景本来就是产品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按照一个女生有多美来做一个比喻,有的女生就像路边的野草,完全不会留下任何印象;也有些女生是家庭盆景级,漂亮,会给人留下印象;但有些女生,会把自己修炼成行走的艺术品,甚至把自己做成了“女性景观”。

什么叫女性景观?就是会有人像对待美丽的风景一样,印刷她的海报,把她的头像设置成壁纸。她的美已经是一种景观级别。

那这种景观级别的美是天生的还是刻意为之的?就杰奎琳而言,她就是把她自己作为一个产品运营,她的景观级别的美是她精细化运营的结果。
而她照片中的场景也是她产品的一部分,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什么是场景

场景,就是 场 和 景。

,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加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停留和消费,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某个空间去停留、消费,这个场就是不存在的。

,就是情景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里,要用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是在消费产品,其实你是在消费场景。而你做一个产品,如果没有把他的消费场景考虑进去,这个产品就是不合格的。

新场景的出现其实也是一个“体”,比如碎片时间就是一个新场景。

得到APP其实就是抓住了碎片时间和认知焦虑的两大红利,然后成长起来的一只独角兽。

3、场景要能触发情绪

如果你构建的场景不能影响别人的情绪,不能形成对别人情绪的触发,他就不是一个场景。

比如,淘宝店店主把书放在货架上,冷冷清清地一摆,这个是没有任何情绪触发的,这只是一个“场”,不存在“景”,他不是一个场景。

所以,场景的核心是在空间加时间的点上触发别人的情绪

只有能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互联网商业其实就是三个核心词:产品、流量、转化率,也就是产品的比拼、流量的争夺、转化率的优化,这就是互联网商业竞争的全部。

在万物互联的未来,到处都是屏幕,到处都是网络连接的入口。入口不是场景,他就想淘宝店家的一个店面,那是一个时间加空间,但不是场景。要想成为场景,它还需要能够触发情绪。

淘宝直播/直播带货 就在淘宝店的“场”的基础上,架起了“景”。
直播小王子李佳琦,通过他带货的经典语言“OMG”“买它”等,构建成了场景。
在直播的这个时间和空间里,大家在主播的催化下,一起疯抢,对彼此进行了意见裹挟和挤压。
让人控制不住地买买买。

看过佳琦的直播,在那个特殊的“场景”下,也没忍住剁了手。
后来在走出那个“场景”,理性思考之后,会想明白买的东西似乎不太需要。
只是在那个场景下,受情绪“胁迫”的下单。

4、本章小结

你要规划一个产品,需要问自己七个问题:

5、本讲作业

你知道哪些把春节这个场景用得非常好的例子,或者说你给予春节这个场景,自己想做什么事情?

春节场景用得很好的例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