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有价值的书?这里有2大法宝——教师阅读那些事儿》第9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4585/557ab32ee55928e8.png)
进入到第二章“借我一双慧眼吧”后,我感觉仿佛就开启了阅读能力提升的进阶模式,因为这里提供的很多理念和方法是我原来不曾了解的,在“如何找到有价值的书”这一节中常老师就为我们提供了选书的2大法宝:“读书如同吃饭”和“五位一体法”。
法宝1:读书如同吃饭
这个法宝给我提供的是一种观点,让我们明白2个问题:为什么读书如同吃饭?吃什么?
(一)为什么读书如同吃饭?
1.频率上要保证。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吃饭是一日三餐,这样才能为身体各种器官的新陈代谢提供原材料;那我们精神上的营养是不是也需要不断的提供呢?所以就需要我们保持阅读的频率,如每天都阅读才能保证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才能让我们成为精神上强壮的人。
2.不是可选事项。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大的事情,不是我们说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的,如果选择不吃的人那一定是和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过不去,那阅读就是精神成长上天大的事情,不是自己愿不愿意,而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二)吃什么?
我们平常吃的正餐主要是主食、蔬菜、汤羹、甜点以及可能还有人爱吃的垃圾食品,从这份“食谱”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类别对于人体健康重要的顺序是:主食>蔬菜>汤羹>甜点>垃圾食品。这份食谱对于阅读的启发是:为了保持精神的健康,我们什么样的书都要读,不要偏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书要读杂”,当然同时也要有主有次,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垃圾食品不要吃。
主食类:研究事物最底层的逻辑和原理的书籍,如: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经济学、社会学。。。;蔬菜类:具体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专业书籍,以及提供方法的书籍。如:我们现在阅读的大部分专业书籍就是这一类的吧;汤羹类:拓展认知的边界。如:历史类、科普类、人物传记类书籍;甜点类书籍,如:文学类、思想类书籍,这些书籍的作用是涵养气质、提升修养;垃圾类书籍:如心灵鸡汤、网络小说等,这些书籍只能灌输一些偏激的思想和狭隘的价值观,容易变成愤青,于自己是无意义的。
法宝2:“五位一体”选书法
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选书法,如果希望了解某个领域的书籍那就选择该领域的开创者、分歧者和综合者,然后用五个方面:1.作者的背景、师承关系;2.作者的队友和弟子;3.作者的对头;4.作者的核心观点;5.作者的代表作。
以下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以《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为核心的选书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4585/43bce7bb13c03a5a.jpg)
这两大法宝可以助力我以后完善自己的阅读体系建设,让我从随意的阅读向系统阅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