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成长计划

2023-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泽宇

最近的状态比较焦虑啊,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不确定太多,确定性太少,觉得想要提升的方面太多,虽然手里大把学习资源,对着海量课程也是莫名焦虑。先总结回顾一下这几年的学习生涯,然后再为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计划吧。

0.学习的初心是为了找份工作(16-18)

16年毕业,工作期间对运营和公司挣钱很感兴趣,于是交了3000拜师学运营,21天后,找到了份新的运营工作,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对学习很认可。工作期间,报了三节课的运营课,又是大几千,营销科文案课,又是1-2千,初出社会不久,基本上工资大部分用在学习提升上,无一点基础娱乐活动,主要那时候也是没啥朋友。后面慢慢接触到了得到,樊登读书会(现在叫帆书),混沌大学(现在叫混沌学园),当然无一例外就是买会员。那时候经常参加下免费的线下活动,有时还厚着脸皮跟大咖合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一搜,基本上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半年时间在公司就晋升了主管。可能晋升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一有空,周末就在公司学习,因为环境比较好,学得进,加上经常遇到领导和老板,混得很脸熟,跟领导关系也搞得比较好。

1.开卷有益,来者不拒,什么都学(18-19)

后面机缘巧合接触到了樊登的代理模式,然后想着就干这个事情好了,从2-3万的兼职小代理,慢慢干到了20万的代理,然后说带同学一起创业,于是来了广州。当然每天就是沉浸在解读中不能自拔,这个阶段叫开卷有益的阶段,虽然很多学完的东西,这个阶段用不上,但后续遇到问题,我还是会从有记忆的知识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有揠苗助长的趋势(19-21)

因为创业吗,还是比较焦虑的,感觉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明明那时候几个人的公司不需要怎么管理,那我觉得需要,就把可复制领导力听了好多遍;需要营销,我就把营销的课程给刷完;股权方面需要改善,于是乎把股权的课程也学了;觉得口才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于是把销售,沟通,演讲,酒局饭局等方面的课程又刷了;有的知识,明明是公司发展到千万上亿阶段的东西,我才需要去学的,不过那时候根本没有一点判断力,照常学。

秉承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则,觉得这些东西都有用,可能以后绝对用得上。

线下有什么好课程,只要朋友说去,那我就一起去,什么多学,学完很爽,后面发现,其实落地很难。不过每年学费倒是交了不少,哈哈哈,知识鸦片上瘾,知识冗余严重。

这个阶段不能用野蛮成长,因为很多知识没有内化成能力,揠苗助长这个词比较合适。

3.移动的学习资源库(21-至今)

做樊登的过程中,被客户教育,原来网上的盗版这么便宜,以前花几千学的课程,有的竟然几块几十就能搞定,于是乎把搜商提升了蛮多,变成了一个有全网课程的移动资源库的人,什么会员都不如百度网盘SVIP香,一转眼就V8了。

关于学习,我想说的事,在人生的特定阶段,有目的性地,针对性地,学对自己当前事业和生活有帮助的知识是比较好的,功利性学习法我觉得比较好。毕竟学海无涯,也当知足常乐,避免知识焦虑,知识冗余,因为一旦知识不能变成能力,没有用上,很快就会被忘记,没有ROI最大化。

所以接下来还是要学习,这个阶段要学会,少即是多,慢即是快,践行内化成能力,产生价值,是重中之重。

沟通能力:

1.非暴力沟通

2.可复制的沟通力-樊登

3.超级说服力-黄执中

4.关系攻略专栏

销售能力:

1.李力刚系列课程

2.程广见系列课程

3.峰哥系列课程

短视频操盘&个人IP能力:

1.剪辑

2.文案

3.直播

习惯养成:

1.习惯系列书籍

2.习惯系列课程

3.习惯践行手册

4.自己的写作,读书等好习惯培养

健康能力:

1.饮食

2.睡眠

3.压力管理

4.运动

5.减肥饮酒吸烟等

计划并不完整,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节点,也无奖惩机制,这也是要好好思考一下的,挺费脑的,哈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