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经验送给大一还在迷茫的你
又是一年开学时,几个刚进大学的学弟学妹问了我一些问题,想到一路走来,也是很多学长学姐,朋友老师给了我很多指点,我才渐渐找到自己的道路,现今的他们何尝不是那时的我?于是我都耐心解答,尽我最大的能力,希望能够帮到他们。有个学妹说,学长,你讲的这些我觉得会很有用,你把这些整理一下发成日志也给其他的人看一看吧。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都是我自己经历的一些事和两年以来所思所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希望能给还在迷茫的小伙伴们提供一点点借鉴或者教训。
一、想到我们终将死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追随我心?
乔布斯得过绝症,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讲到人生中的几大转折和相应的感悟。我看了好几遍,感触颇深,这绝对是改变一个人的演讲之一,网上很容易找到,在这里就不赘述,没看过同学可以看一下,会有很大的收获。
很不幸,李开复也得了癌症,前几天他在微博中说道,重读乔布斯这句话,感触更深。他说:“记住你即将死去”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所有的荣誉与骄傲,难堪与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真正留下的东西。当你担心你即将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果你能清空一切,你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心。
我常跟我的小伙伴们说,人生中有两件事非常重要,一件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一件是区自己喜欢的人。所以,当一个学弟问我大一该干些什么的时候,我说,大一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尽可以什么也不想,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尝试。直到你找到一件让自己很享受,并且即使一辈子做下去也不会感到无聊的事情。这样即使你没找到喜欢的事,至少也可以知道什么是自己不喜欢的。然后,继续尝试吧!
二、有想法就去做吧,我们还年轻,我们输得起!
我见过太多有想法的人了,但是仅仅只有想法,不敢踏出那一步,永远只能是空想而已。我经常听人眉飞色舞地说,我这个创意太赞了,只要做出来,绝对改变世界!接着又唉声叹气,可是我既没有经验,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怎么办?
我也认识很多开始创业并且已经做的很好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了想法就行动起来,而不是想着想那,却迟迟不行动,白白错失了机会。要知道,有想法的人如果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的话,那么真正行动起来的只有这百分之八十中的百分之十。这样一算,只要你行动起来,你已经比其他有想法却没有行动起来的人多了八倍成功的机会。
所以,大胆的尝试,失败了也没关系,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资本。
三、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这一点看起来和第二条自相矛盾,有人会问,学长你不是说我们想做什么就可以什么也不想,尽管去尝试吗?为什么现在又这样说,岂不是自相矛盾。
其实这是第二点的下一个阶段,尝试是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接下来就是要花功夫钻研了。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你很可能会发现,轮滑我也喜欢,ps我也想学,我还想再在书法有些建树,我觉得兵法可能也是以后工作要用到的……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每一件事都想做,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做不成!
这是我的切身体会,现实用无情的冰水一次次把我浇醒,告诉我这个残酷的现实。在我刚进大一的时候,觉得大学真美好,终于可以不用学那些无聊的政治、代数了,终于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了。于是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表,硬笔书法、英语口语、心理学、经济学、菜根谭、孙子兵法、名校公开课还有社团活动、兼职、户外旅行……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日,每一分钟我都不放过。心里幻想着,一个学期后,我就会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可是结果想必大家都预料到了,每一样都做得半拉拉,每样都没最好。
所以现在我不会规定自己每天几点该干什么,而是把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按照重要性排一个表,根据事情的重要性,一件件完成。
读书的时候也是一样,一本一本的读,一书不完,绝不会去读下一本书。
四、任务型学习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率高一百倍
很多人都有一个体会,当你自己一个人默默做一件事的时候,虽然你很想做,但是总是进展缓慢。但是当一件事情以任务的形式落在你头上,不得不做,不会也得做的时候,你的潜力会十倍百倍的爆发,远远超过你自己的想象。
像ppt,ps,会声会影这些应用型的软件,只要给你布置任务,用心学的话,基本上一两个月就会入门,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五、不管什么事情,坚持下去,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我曾跟一个在事业上给我很多帮助的前辈说:感觉自己好幸运,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有人会有人相助。长者微微一笑,说:强者感谢命运,弱者常称天意。其实并不是你比别人幸运,而是你一直在坚持。你想一想,如果你中途放弃了,后面的这些人,这些事你还会遇到吗?
所以创业到现在,我觉得凡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事业如此,爱情如此,生活也是如此。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坚持?”这里又回到第一点,
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苦再累,你也会觉得这是值得的。
一定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现在才不会累,将来才不会后悔。然后坚持下去,你会得到你想要的!
六、正视现实,砥砺前行
我知道,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在大学之前都是自己班级的佼佼者,甚至是学校或者当地的天之骄子。可是当你们来到学校后,却会悲哀的发现,自己泯然众矣了,周围的同学不是什么国家级运动员,音乐特招生,就是X二代。反观自己,高中时引以为豪的学习,在这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于是茫然失措。
这也是我刚上大学时内心的真实写照,我相信有同感的也决不在少数。但是这一点都不奇怪,要知道,能考上南航的,本来就是全国各地的精英。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正视现实,活在当下。
每个人的背景天生注定,这无法改变。家家都有本难练的经,这你绝对要相信。须知道,那些天生就含着金钥匙出生的x二代们,在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时,失去的却是攀上巅峰的机会!与此同时,上天在给你一个平凡的背景的时候,却同时赋予了不一样的经历。你要做的只是正视现实,砥砺前行!
七、专业不重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有新生问我,经管院哪个专业最好啊?金融将来怎么样?电子商务好找工作吗?还有个我们高中考上来的学妹问我,我现在是民航英语,我到底要不要报文科强化班呢?
说实话,当初我填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选电子商务,完全是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大气。想一想,在网络上做生意的,能不高端么?(事实上,就是见识少)于是就这么草率的定下了自己的专业。当然,现在我为当时的决定感到庆幸,这个专业真是太适合我了!
熟悉我们电商的人都知道,我们专业的人是越来也少的,刚开学就少了两个,大一升大二又少了两个,大二升大三又少了五个。人都哪去了?答案是转专业了。
在我们专业内部是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的。一种以转出去的同学为代表,他们认为电商找工作很难,学的都是一些大而化之的东西,没有前途。另一种则是以坚持留下来的人为代表,认为电商前途广大,转专业的都是求稳,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作为我而言,当然是认为电商前途广大。电商涉猎广阔,管理、技术、金融、营销。无所不包却又样样浅尝辄止。因为电商培养的是帅才而不是将才。但是同时,我也对我的室友能够转到空管感到高兴,因为我知道,这才是他最喜欢的领域,这对他来说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回过头来,对于问我专业到底如何的新生,我会说,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专业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只要你喜欢,那就是最适合你的!这话在现在看来很空,却是我的肺腑之言。
八、自持定见,内断于心
随着技术的发达,人们每天面对的信息呈几何级数的爆炸增长。于此而来的各种恐惧症。选择恐惧症,信任恐惧症,寂寞恐惧症等等。
进入大学,我们会迷惑,于是询问学长,追问老师。但是你会发现,就像读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说法。老师会告诉你,现在就业形势那么难,能保研千万不要错过。可是学长又会告诉你,现在研究生有什么好读的?不过是安乐死而已!于是你又茫然失措,根本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该听谁的。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就经历了这一过程。感觉谁说的都有道理,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这样搞的自己头疼脑涨,几乎精神分裂。后来听了曾国藩家训,才幡然醒悟,怎么能让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放马的疆场呢?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心中存一个定见,一一比对,即使错了,也可以及时改正。
回到上一个问题,高中学妹问我,到底要不要进文强班呢,这是典型的选择恐惧症。我没有说:看你自己爱好。因为我知道这样说在她看来等于没说。我沉吟了一下,说道:你有没有发现,在你已经经历过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当时选择时你是多么的痛苦和纠结,再回头看去发现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可解。她说:是的。
我接着说道:那就好办了,你想象一下,呆在现在的专业,十年二十年后你最有可能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想象一下进了文强,十年二十年之后又会是什么样子?哪一个才是你想要的呢?她说:那我想一下。
信任恐惧症是对越来越真假难辨的网络环境而言,这里不多赘述。关于寂寞恐惧症,却要提一下。大家来到新的环境,难免感到寂寞孤单。以前的朋友也都会渐渐忙着各自的事情,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你只要明白一点,越长大越孤单,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就可以了。
九、用心发现,处处商机
很多人会羡慕别人怎么会有那么多超赞的创意,惊叹于创意产生的来源,困惑于创意产生的途径。
其实创意并不是一个像你想象的那么难的事情。
我本身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脑中会冒出各种想法。比如当时军训的时候看到有些男生想买卫生巾做鞋垫,但是处于大环境,有贼心没贼胆。于是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可以做一款专门给男生军训用的卫生巾鞋垫呢?只要让这种事情变得名正言顺,产品肯定爆火!(今年看到教超果然出这个产品了!)
上学期我们班主任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于是我就细心总结了一下,写成一篇文章,追溯创意产生的境界、途径和要素。
在我看来,创新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苦念冥想,灵光偶现
第二重境界:一想一念,就有发现
第三重境界:不念不想,创意涌现
创新的途径有两种:
第一个途径:读书(查阅大量的案例)
第二个途径:实践(在生活中发现)
最后就是创新的三个要素:
1、大量的积累
2、长久的思考
3、合适的契机
也就是说,创意=积累+思考+契机。
这篇文章的字数较多,这里就不全篇贴出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我刚发的日志里找到。
十、再强大的人也需要团队的力量
现在这个分工及其细化的环境下,单打独斗早已不合时宜。
观诸马云,雷军,周鸿祎这些大佬,光鲜的个人形象之后,谁的背后没有一个及其强大的团队?现代公司之间的较量是团队之间的碰撞,没有人能独自包干一切。
这是最后一条,可能也是我最值得自豪的一条。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一群值得信任的小伙伴,我们是一个团队!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万能的,但是组合在一起却足以战胜任何困难。
我认识一个技术非常牛的人,绝对的大神,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很尊敬他。有一次他跟我说道,你知道我现在缺的是什么吗?我说不知道。他沉默了一下,道:我缺一个团队。是的,他缺少一个团队。再强大的人,时间久了也会累,也会扛不住的。
团队是什么?团队是你的家,那里有你的小伙伴。不管你遇到什么问题,他都是你最强大的依靠。
很多人羡慕我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想不明白为神马我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农村娃怎么就能把一帮牛人聚集到一起?不得不说运气是一部分原因。但另一方面我想是我的父亲给我的宝贵财富。
父亲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却不会轻易去求人。记得小时候,家里来客人,明明已经揭不开锅,还是会去小店佘来好酒好菜招呼客人,所以朋友都很信任他。父亲从来不贪小便宜,重义气,轻钱财。当了那么多年村长,却从来没有往家里拿一分钱,所以在村里威望很高。父亲对晚辈很照顾,晚辈有所求,必然想尽办法去解决,所以我的哥哥姐姐们也很敬重他。遇到大事的时候,父亲也总是能有条不紊的处理好,因此到现在,家里、村里遇到什么事也会征求他的意见。
重诺、大气、仁爱、稳重。这是我从父亲身上看到的为人准则。小时候做错了事他总是板着脸跟我说,那时不知道,现在却越来越体会到,父亲没有给我丰厚的家产,却给了我享用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