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号四库全书

高考“满屏高分”与“遍地都是学霸”

2023-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字杂谈

又到高考“放榜”时。近几日,随着各种高考查分短视频刷屏,一个又一个高分考生冲上热搜。纵观各地高分考生众生相,可谓花样翻新,颇为吸引公众眼球,比如700多分考生家长半夜接到清华大学电话,男生高考681分满脸淡定父亲激动抹泪,双胞胎兄弟高考总分均为688分,连数学和化学成绩都一样……面对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发出“岁岁高考,今又高考,莘莘学子比分高”的感慨。

客观而言,寒窗苦读数载,高考作为人生中的一场大考,分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无可厚非。对于考出高分的学生,自然值得庆贺,至少意味着多年的努力有了回报,日后可入读名牌大学,未来或许多了一份“保险”。但对于考试失利的学生,显然也应该多一些理解与关爱,在看到分数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的努力与汗水。然而,现实却几乎呈现“一边倒”。每年高考分数公布时,各种高分考生的视频、报道充斥视野,乍看上去,“满屏高分”与“遍地都是学霸”已成为高考的“主旋律”。

实际上,相对庞大的高考队伍来说,考了高分的毕竟是少数,学霸也是凤毛麟角。之所以让人产生这种错觉,一方面与当前大多数人“唯分数论”的心理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种媒体的推波助澜。

曾几何时,“高考状元”成为年复一年的热词,凡是有幸成为“高考状元”的学生受到的热捧程度不亚于影视明星,必能成为大大小小媒体关注的焦点。后来,经过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严禁炒作“高考状元”,“高考状元”一词的热度才渐渐降温。近年来,虽然“高考状元”淡出公众的视野,“高分”和“学霸”又成为新的热词。此外,尽管“高考状元”已成为冷门,但各地的“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仍然层出不穷,诸如高考总分全省排名前多少名、全市排名前多少名之类的报道不绝如缕。种种现象表明,炒作“高考状元”并没有停止,只不过已经悄悄转换名目,变个花样继续“潜伏”而已。

有需求才有市场。炒作“高考状元”也好,炒作“高分”“学霸”也罢,都离不开浮躁的大众心理,那就是对高分的狂热与盲目崇拜。殊不知,高考只是人生中无数考试中的一场,高分并不等于成功,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代名词。

说到底,“满屏高分”与“遍地都是学霸”皆为假象。考了高分的学生家长,不妨将激动的心情适当收敛,如何让孩子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才是关键。考试失利的学生家长,须知在这个早已“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时代,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考定输赢。总结经验,直面挑战,规划未来,引导孩子更好地成长、成才,才是每个人最应秉持的心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