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和谁做朋友?——《我是怎么变成有钱人的》
文|林春龙
引:《我是怎么变成有钱人的》是一段段经历,记录的是与众多普通人相似的行为思维。
我们每天都需要见人、谈话、交流。一是,因为社会的分工化,使得我们必须与人交流;其二,与人交往的时候会产生美妙的情绪。
我们能跟所有人都认识吗?显然不能呀,时间精力有限,必然对人有所选择。问题是:怎么选择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我说说我的判断
有未来的人
未来更加地富有,甚至可预见的3-5年内都会就越来越好。如果未来不富有,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是做错了许多事情,对社会没什么贡献,对他人没什么价值。富有的人,是有整合资源能力的人,愿意做一些事情的人。
和有未来的人交流比没有未来的,更容易获得一些靠谱的想法。
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哪些人是在过去几年是越来越好的,他很大概率在未来也越来越好。
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
请问面对新事物,你愿意去了解吗?
新事物,不一定是新产生的,也可能是产生在社会中很长时间,只是自己刚刚听闻而已。比如“灰犀牛”理论
我猜,大部分会认为自己是那个“愿意”的人。
现实是,大部分人听完后,会用原有的思维去判定它——比如这些想法:"切,说那些理论有什么用,瞎忽悠人的"、“他说的对,但对我不一定有用的”、“比较符合我的口味”,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把自己当作小白,去翻资料研究那个新东西,甚至按设定方法实践,再根据结果去判定这个新事物。
看来起流程很长,需要花很多时间,但是试多几次就觉得爽了。甚至,很快就能看出对方是不是愿意尝鲜的人。
为什么这种人更适合做朋友呢?
因为,反过来想。社会是动态的,一直在变化。没人能用旧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这就逼着所有人要打破固有思维,学习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新的东西。如果没有发现这种客观情况,不愿意用正确方法学习,注定会被淘汰——温水煮青蛙。
真诚的人
许多人,在面对家人的时候都做不到真诚。
真诚,不单是口述所见所闻的真实,更要说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有可能会触碰到内心的痛处,许多人往往因此放弃。比如:不敢承认自己过得不好,不敢承认自己在工作领域有点愚笨,不敢承认自己有时候是逃避了困难,不敢承认目前的状况是自己选择造成的。
真诚,才会跟对方真实的情况,双方的交流才会有效,否则就是过家家、吹水。
选择与真诚的人交流,才不浪费自己的生命,了解真实的世界。
践行
找目前的朋友,经过深入交流。当遇到的人不符合以上三点,以后就知道少花时间在他们身上,去寻找符合条件的人。
找到这类人之后 ,再要经常聚会交流,互相学习,也要成为对方的有价值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