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岛小学生&美国海洋文化研学第四天

2018-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周何子依

    “Left,left,right,go,back……”你以为是跳兔子舞吗?No,是两孩子合作划皮划艇和一群孩子指挥“驾驶员”远程操作车辆在喊的指令。

    “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实践是获得真知的重要途径。鱼的内脏画在图上,看起来容易记住,如果动手找一找,那一定更不容易忘;一条鱼有多大,看见过也许记住了,如果动手量一量,那一定更不容易忘;皮划艇又小又轻,太容易划了吧?如果动手划一划,才知道看起来简单却很累人;操控车辆指挥别人操作很容易,自己动手才知道怎么不听使唤了?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又是怎么学习的!

    照例,一早,小白板上就罗列出了当天的学习内容。

TOP 1:

    每个老师带上一个小组开始活动。先听清楚第一项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要解剖鱼喽。

    拿起解剖的剪刀必须像科学家那样轻轻地剪。

  第一步,先找到鱼鳍、掰开鱼鳃,对照图片认识这是哪个鱼头鱼尾。剪的时候从鱼肚往上剪,再沿着鱼鳃横着剪,然后打开。

    老师逐一协助大家认识鱼的胃、食物、鱼膘、心脏等。“耶,找到心了。”从一堆内脏中找到相应的器官,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

  十个以内的学生有一位老师指导学习,老师能很好地顾及到每一位孩子的学习。

    再继续解剖中,用剪刀把鱼眼剪下来,找出了鱼眼的晶体,动物越大,晶体越大;把鱼嘴打开,摸一摸感觉鱼的嘴和牙。

  请孩子们捂上耳朵,听一听声音,有什么感觉?

TOP 2:

    学习任务:两人一个小组,找到五种动物,从册子里找到动物的介绍,写出动物的名字,量出长度,写出特点,写特点要写出这种动物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对照现场的动物,从资料册里找出来,写上名称;再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鱼的长度;从资料中学习这种动物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再实际观察它的特点,把学习成果记录下来。

    每个小组依次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很满意孩子们的汇报。

TOP 3:

    鱼的牙齿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它们分别是怎样的。

  这口牙看起来长得不长,摸起来能感觉到锋利得很。

  温馨一幕:朱梁志的鞋带总会松开,兰润华教他系鞋带的方法。

TOP 4:

    观察海洋中垃圾随着洋流的走向。

    海里的垃圾会冲到海滩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到海滩上捡拾垃圾,注意只能捡垃圾,不能捡贝壳。然而,海滩很干净,既没有漂浮过来的垃圾,也没有游玩的人留下的垃圾,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真好!

既然海滩没有垃圾,就到停车场看一看吧

TOP 5:

      做好划皮划艇的准备后,先看第一步救生衣的使用,再看第二步划桨的使用。下水吧,看老师怎么做,先放脚,可以选择穿鞋,也可以不穿。

  潘志高:我会划船了,这趟学习真是太值了!

朱翔宇:一个字“累!”

刘语萱:看起来很简单,没想到浆很重,要用力才划得动。

    唉,原来划起来并不像看别人那样的轻松惬意!

TOP 6:

    两位老师将复杂、线多的“车子”和电脑连接,把“车子”放进装满水的玻璃屋里。朱梁志第一位操作,其他同学在玻璃观察窗前观察,同时指挥着:“向前,再往前,好了,up up……”

  在玻璃窗前看“车子”行走,很简单的样子,轮到下一位同学实际操作时,才发现怎么不按我的“意思”走啊!

  一天的活动又在总结会中结束了。听了、看了、做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总结、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改进。

学会学习,天天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