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挂碍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3期“无”专题活动。
五一假期,偶尔联系的一个朋友发微信说她要来家里找我,我一时有点懵,心想:她以前从不肯来我家的,因为我家住在六楼,没有电梯,她不愿爬楼。这次主动说过要来我家,会有什么事情呢?
进门,落座。她从包里拿出医院的各项报告单说:“你帮我看看。”
我心里有些好笑。都说久病可以成医,但我只对我的情况有些了解,而不是对所有的毛病都略知一二。既然她来了,我就帮她看看吧。
“咋想起来去医院做检查?”
“尿血啊。我例假都结束十天了,害怕,就去医院了。”
“报告妇科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和双肾多发结石。医生怎么说?”
“医生让我做个增强CT。”
“B超不能确定肾内是否有占位,只能做增强CT了。”
“听说CT有辐射,我不想做。”
“有辐射不假,但能用于医疗救人方面,说明这点辐射量是安全的。”
“你以前也做过增强CT吗?”
“做过呀,还做过比增强更精准的CT。”
“你不怕辐射吗?”
“你怕死吗?”
“死不怕。就是孩子还小,怕他们以后受苦。”朋友说着,渐渐红了眼眶。
“你这个说不定就是肾结石引起的尿血,吃点药就好了,别瞎想吓。”
朋友不说话,眼泪夺眶而出。
什么样的人安慰生病的人最有效?
那就是比生病的人病得更严重的人。
什么时候不需要安慰生病的人?
那就是生病的人在哭泣,在宣泄情绪的时候。
我给朋友拿来一盒抽纸,坐在她身边,等她情绪稳定后再劝慰她。
十分钟后,朋友不哭了,她说:“我没有你坚强,我怕得要命。”
我坚强吗?
一点也不!
我也哭过,也怕过,也抱怨过,也愤怒过,但一系列的情绪宣泄完后,事实还存在于那里,没有一点儿改变。改变的只能是自己,使自己慢慢去接受那个残酷的事实。
中年人的生活经不起一点变故,一但有了变故,无论做什么,说什么,似乎都带有宿命的悲观色彩。
那我便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只追求内心的宁静。
佛法上讲,凡夫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有七情六欲,有五毒-贪嗔痴慢疑。五毒中最深的就是贪,也就是贪执。凡夫给他们周围的人和事上都贴上了“我”的标签,比如,我的孩子,我的丈夫,我父母兄弟,我的朋友,我的工作,我的事业等等。以为“我”与这些人与事是一体的、密不可分。“我”贪执于这些人和事上,就会欢喜、担忧、恐惧,一但要分开、舍弃便会疼,便会痛彻心扉。
如何减少这份疼呢?
《心经》上讲: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意思是说心里没有贪念,没有挂念,就不会有失去的担忧和恐惧,就不会有怖畏,就可以远离那些不切实际的妄念,最终达到解脱。
我是凡夫,有自己根深地固的贪着和执念。经过一段时间的经典文化学习,我渐渐地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它并不是简单地活着,也并不是不断地去追求、去索取,而是觉醒。看清自己所处的婆娑世界,便会将各种贪念、妄念淡化。
无挂碍,便会无欲无求,便会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我自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