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散文

2018-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wanglaodan

        敦 睦 堂 修 谱 庆 典

                  ——乡村族谱撰修出谱庆典亲临记

                   

        江西宜春市丰城县是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县,熊姓人口达13万之多,为全县大姓之最。2018年1月28日至30日,应邀前往参加该县石滩镇熊氏宗祠敦睦堂族谱第十二届重修出谱庆典,一睹乡村传统文化在家族传承活动中的过程,谨以小记叙之如下。

        从丰城县城到石滩镇不足十公里,出租车半小时就到达。熊氏宗祠设在镇上不远的一处开阔地上。走进祠堂,穿过院墙正面牌坊式的门头,一幢占地约千余平方的两层楼殿堂建在院中央。殿堂门汀是两根粗大的立柱和翘檐式的仿古门头,上悬“熊氏宗祠”烫金隶书的大型牌匾古朴典雅。进门口有横批“福荫万代”和“祖德振千秋  宗功启百代”的楹联,厚重的两扇红漆大门钉头磷磷,青石门槛高而厚。进得门来就是可容数百人聚会的大厅,厅堂内两侧各八根大红立柱直抵二楼的回廊,屋顶玻璃覆盖,四墙玻璃窗并列,光明敞亮。

        厅堂正面为米高的木质舞台。舞台背墙高悬白底黑字牌匾“敦睦堂”,浓墨重笔的楷体,遒劲凝重。匾下是一壁红木神龛,楹联有二,一为“天高地厚亲思重,祖德宗功师范长”,二为“慎终追远当思祖,固本流源不忘亲”。正中置顶抬头的大字为“熊氏辉煌”。龛内除正中供有“天地君亲师之位”外,两侧还分别供奉“家龛侍奉上教香火荤素有感神祗之位”,“熊氏灵上历代高曾远祖考妣昭穆香位”。神龛文字均为阴刻烫金隶书,光耀生辉

        舞台前上方横拉一幅红底黄字的通栏布标,上为电脑黑体字“熊氏族谱第十二届重修出谱庆典”。厅堂四墙和立柱上粘贴着大红纸书写的吉庆语句,张灯结彩,喜庆非常。一匹猩红色的地毯从舞台前一直拉过门槛,延伸过门头直抵庭院中那焚香袅袅的巨型香炉前。一座充气红拱门横垣香炉上空,院子里扎了红花绸带的汽车整齐停放,四处旌旗招展,彩带飞扬。

        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乡亲们人人身着正装,个个肩头斜披红绸绶带,胸戴红花,见面拱手相贺,喜笑颜开地进到厅堂内。厅内舞台上设了讲台,两柱大红蜡烛燃在讲台两边熠熠生辉,钵钵盆花欣然绽放。人们在横置的条凳上坐下,只等庆典活动开始。

      吉时一到,只听得舞台上司仪者一声唱喏,顿时院内鞭炮骤响,鼓乐齐鸣,声响震耳欲聋。人们起立,宗祠达人和乡村头面人物,以及本次修谱有功的师傅们在香炉前燃香后,脚踏红地毯穿过厅堂从舞台两侧的台口登台在席位端坐。之后,人们在司仪高声的引导下向祖宗牌位鞠躬致意。接下来是有相关人物上台讲话,听不懂当地方言的我从话语的口气和大家的表情上知道,必是恭喜、庆贺之类的吉庆言辞。

      再一次的鼓乐喧天,鞭炮炸响的时候,两人一组的青年从侧面小屋里手提铮亮的铁皮函,踏着红地毯鱼贯而来,径直来到舞台前恭敬放下。铁皮函整齐码摞足有四十余件,函盖上以红漆写有“熊氏族谱,某某支所属”的字样。这些铁函里装盛的无疑是新修撰印制成册的族谱了。人们在鼓乐声中面对供奉于先祖牌位的新族谱鞠躬,顶礼膜拜。

      庆典最后进入餐宴程序,我乘活动的间隙向邀我同来的熊浔甘先生了解整个修谱的情况。熊先生家住贵阳,退休前是贵州瀑布集团啤酒厂副厂长。四年前经几番寻祖问宗,找到血脉根源之地石滩镇巷口村后接上了联系。宗祠“敦睦堂”又称“玠公祠”,为石滩镇周边二十多个村庄六支熊姓宗亲共有,供奉“六熊”八世先祖玠公。玠公祠始建于清顺治丙戊年(公元1646年),数百年间几经修葺重建。时至2014年,在乡村建设的热潮中,六熊田垛村居湖南长沙的实业家熊河清先生捐款三百万元置地重建该祠,可谓功莫大焉。

      熊浔甘先生生于江西九江,成长于贵阳,系曾祖先仁公从石滩迁徙贵州铜仁江口的第四代孙。父亲熊钦垣将军抗战期间任国民革命军102师参谋长,在率部出黔抗倭,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驻扎高安、丰城一线期间,借战斗间隙来到祖籍石滩巷口村,为宗祠书有“一世之光”的牌匾,以明“光耀祖荣,杀敌保家”之志,并成为族谱第十届重修的名誉主修。本堂族谱一般25年重修一次,拾遗补缺,修正族谱的不足,延续期间的人脉和本族历史记事。熊先生最欣慰的是,通过这次修谱将当年老父亲主修的第十届族谱之后七十多年间,贵州江口熊氏一脉一百五十多男丁女口记入了族谱,弥补了历史原因造成1992年第十一修族谱的缺失。

        次日清晨五时许,人们又聚到了宗祠,大院里频频燃射的礼花,划破了严冬寒寂的清空,开始了宗祠向下喜送族谱和各村敬迎族谱的活动。为了便于活动的指挥。大院里披花挂红的各式车辆都编了号准备送谱。人们将四十多个盛装族谱的铁函分别搬到需送往的车上。

        天刚破晓,在礼花绽射,鞭炮震响,鼓锣喧天,唢呐齐鸣的气氛中,送谱的车辆依次徐徐驶出祠堂大院。彩旗飞扬的送谱车缓行在乡村阡陌上,送谱和接谱的宗亲一路笑语连连地跟随车辆前行。行进的队伍中有一队特殊的人群,他们不分男女都头戴红棒球帽,身着红坎肩,手持的旗幡为黄红间色的三角龙牙旗,领头的高举竖写“江口熊氏”的龙牙幌旗,兴高采烈,喜气洋洋。

      我随熊先生将族谱送到他们家祖上的巷口村,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摆上了供桌,焚香燃烛,待族谱车所到之处便燃放鞭炮,敬迎族谱。我们来到巷口村参与修谱的熊老师家门口,见得鞭炮硝烟未散的院门外,殷红的鞭炮屑如同遍地的落英映红了传统徽式老宅的马头墙和门头。大家簇拥族谱铁函进到主人家堂屋,恭敬地将铁函供奉在燃着香烛的神龛前。打开铁函盖,一套25本族谱整齐地竖立在铁函里。族谱为传统的8开线装石印本,钉口在右翻口在左,内页为宣纸夹层印刷,老宋体竖排的繁体字散发着新鲜的油墨香。封面为纸本色衬底,靠左翻口印有 “熊氏十二修族谱”的魏体字,暗红色黑线龙云纹作底,显得格外的庄严典雅。

        主人熊老师已愈古稀之年,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这次修谱以他为主笔,付出了不少的心血。熊老师从神龛取下族谱中的一本拿在颤抖的手上前后翻看,众宗亲离开摆满糖果吃食的方桌簇拥到他的身边一同看谱,只见熊老师绽开的笑颜透露出幸福的光彩。我摸出的手机迅速地拍下了这个难得的画面。

        我给同去接谱的熊先生兄弟和他们在南昌工作的侄孙熊朝旭先生在院内拍照留影,记下熊氏家族可书可写的宝贵时光。与众宗亲惜别后,我走在村中的小道上,还能看到在远处天空闪现的焰火,听到射放爆裂的声响。我想一定是哪个村的宗亲还沉浸在庆贺修谱的喜悦中。这些在空中绽开的朵朵礼花正象征着眼下农村的新变化,昭示着中华文化传统定会后继传承,永远光照延续了几千年华夏血脉的大地。                     

                (王晓丹  撰于2018年丁酉除夕)

丰城县熊氏宗亲联谊会会标 敦睦堂修谱庆典会场 分支码放族谱供奉祖先 盛装在铁函的十二修族谱 庆典活动神龛讲台 在敦睦堂门汀等待送族谱 送谱车队驶出祠堂大门 送谱车行驶在乡村小道上 送谱的鼓乐队车辆 送谱车进巷口村 从贵阳去石滩接谱的熊先生兄弟 接谱宗亲聊撰谱过往 邻村接谱的队伍 宗亲喜阅新族谱 熊先生兄弟和侄孙 敦睦堂十二修族谱封面 族谱内页关于钦垣公部分
熊钦垣将军1937在庐山军官训练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