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说定投(三十四)被低估的红利指数,还能不能涨得起来?
上证红利指数,顾名思义,就是在上交所里面挑选50只股息高,分红稳定,而且有一定规模和流动性的公司作为样本。
追踪这个指数比较知名的基金,510880。
中证红利指数,编译的思路与上证红利大致相同。最大的区别是,中证红利不仅可以纳入上交所的公司,还可以纳入深交所的公司,累计纳入100只。
追踪这个指数的比较知名的基金100032。
分红高就能进红利指数吗?
分红就是公司愿意把多少净利润拿出来分给股东,愿意大手笔分红的公司,一般来说分为两种:
①无欲无求型
公司拿着这笔钱也没什么用,如果把每年赚到的钱都存下来的话,就会显得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来越低,所以,不如直接把这笔钱拿出来大家分掉。
举个例子:钢铁行业整体的消费能力已经接近饱和,就算钢厂能加班加点生产更多钢铁,但市场已经消耗不掉了。
对于钢厂来说,就算扩建钢厂加大产量,搞不好还会因为供大于求,导致钢材跌价。
这时,钢厂原有业务能赚到钱,但赚到的钱却没什么要花的地方。无欲无求,自然会大手笔分红。
②土豪型
公司扩建原有业务的成本非常低,只要很少的钱,就可以支撑业务规模的增长。
公司闲下来的钱,与其让它降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那不如直接把这笔钱分掉,既能保住公司亮眼的数据,还能显得公司非常大方,愿意回馈股东。
举个例子:高端白酒厂,赚钱能力很强,而修建酒窖扩大生产的投入又不多,一家营收几百亿的白酒厂,新建酒窖也就花个十几亿。
对于这类白酒厂来说,赚钱能力极强,扩大再生产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钱,所以,这类能赚钱能力强,花钱能力弱的公司,自然也会选择大手笔分红。
如果只看分红的话,茅台、格力等白马蓝筹分红的比例也不低,它们的股价涨那么好,如果被纳入到红利指数中的话,红利的涨势应该会很诱人吧!
那为什么茅台、格力这类公司没有被纳入红利指数呢?原因很简单它们的分红高,但股息不高。
为什么分红高的公司股息不一定高
股息是分红的钱,占公司市值的百分之多少。分红多的公司,股息并不一定高,影响公司股息高低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市值。
那些赚钱能力强,只需要投入一点钱就能扩大再生产的公司,因为它们扩大规模,未来业绩有成长的空间,市场通常会给它们更高的估值,至于那些难以再次成长的公司,市场给它们的估值就会低一点。
所以即便是盈利水平一样,分红能力一样的公司,一家公司可以继续成长,一家公司不能继续成长,可以继续成长的公司,市值就会更高一点。
这就造成了分红高、股息高的公司,往往都是那些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因为没什么成长性,或成长性低,股价涨幅自然也不会很高。
而红利指数,纳入的就是这些分红高、股息高的公司。
红利指数里的公司长什么样?
了解完分红高、股息高的公司的基本特性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上证红利和中证红利的成分股,长什么样子?
下图510880红利指数的前十持仓:
可以清晰看到,红利指数的持仓中,方大特钢、马钢股份是钢铁行业公司,梅花生物是一家做味精的化工公司,中石化想必不需要小投多讲,走势和中石化差不了太多,也是10多年原地踏步的水平。
基于构成指数的成分股来看,红利指数里面的公司,显然多是一些已经进入成熟期,成长性相对较低的公司。
下图100032中证红利的前十持仓:
可以看到,中证红利的持仓当中,同样持有了3家钢铁行业公司,但它整体的持仓会更加分散,仓位最大的三钢闽光,也只有2.17%,而上证红利仓位最大的方大特钢,则占据了总仓位的4.85%。
中证红利选择的公司更加分散,但其中同样也包含了大量成熟期的公司。
成熟期的公司有什么特点呢?
业务模式相对成熟,扩张速度下降,而这也就意味着公司业绩增长缓慢,业绩不增长,股价自然涨得比较艰难。
那红利指数还值得买吗?
看完小投关于红利指数的分析,可能有小伙伴会提问:
小投,既然你说红利指数里都是成熟公司,股价很难涨,那我们还能买红利指数吗?
答案是可以买,小投做了各类指数的诞生之初,到现在的年化收益。
长期来看,无论是上证红利,还是中证红利,它们都在不断上涨。只不过中证红利的增长明显比上证红利更多一点。
而且如果牛市真的来临,它们也大概率会涨起来。毕竟,2008、2015年牛市时,这两个指数也都涨了起来。
(上证红利牛市时的表现)
(中证红利牛市时的表现)
所以,这两个红利都是可以投资的。
红利涨不过别人,为什么买它?
小投围绕红利指数讲了这么多,相信有小伙伴会产生疑问:
我看红利指数长期涨得不如其他基金呀,为什么不买那些更能涨的指数呢?
红利指数里的公司,大多处于成熟期,或者正在接近成熟期。市场对它们定价趋于稳定,估值也不算太高。这就会造成红利指数第一个优势:估值很低,所以下跌空间非常有限,就算下跌,也比别的指数跌得少。
至于第二个优势,红利、红利,当然是因为公司会发放很高的红利呀!
试问现在有几个投资品,每年能够稳定产生4%-5%分红。这对于需要稳定现金流,或者需要配置保守型投资品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最常规的应用方案是,把这个投资品介绍给那些只钟情于银行定期存款的长辈们,红利每年能产生的收益,基本可以碾压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定期产品。
如果你真的按照三年、五年的定期思路来考虑红利的话,波动性小+稳定分红,简直是保守派投资者的不二神器。
各类指数基金,都有不同的侧重方向,也都有它对应的价值。重点是我们怎么合理搭配指数,放大它们的优点,控制减小它们的缺点。
搞清楚红利指数的优缺点之后,你适不适合买,到底要不要买,该买多少红利指数,自然也就了然于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