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当我在跑步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些……

2020-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珍汐01

村上春树,当代日本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一生只坚持两件事:写作和跑步!其中跑步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日常生活的支柱,因为他坚信:

“积极地选择磨难,就是将人生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跑步,而跑步的背后也都各有各的目的。今年的我也加入跑步大军,挑战百日跑,一是想看看跑步的魅力到底何在,能够吸引那么多人早起去跑步; 二是想给人生多些挑战,这样挑战成功,不仅能够增加自我信心和勇气,还能培养我的毅力和乐观心态。

通过跑步我们能够得到很多,除了健康,还有精神的满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在跑步过程中通过今天发生的事去思考背后的深层含义,并且发散思维的去联想各种有趣、创新的想法和感悟。

跑步打卡手帐

01自我掌控感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一个这样问题:“你觉得自己对于不利事件的掌控有多少?”可能大多数人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但其实不然,我们的自我掌控感完全是可以由自己的思维所决定。简单说,就是你越觉得自己能掌控,你就越能掌控。

从中引发出的思考是,只要我们采取行动,行动本身就会增加我们对事情的掌控力。所以行动和掌控感是可以相互增强的。这又让我想到一句话: 一件事情眼看是超出自我能力范围,答应之前是在能力范围之外,但答应了之后,就在能力范围之内。

比如说,很多人都曾想过要每天跑步半小时,然而事实是,能够长久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有研究表明,如果你先要求自己做到每天花两分钟时间换上跑鞋,这个简单的行动,就能增加你的掌控感,帮助你更好地坚持跑步。

因为这个行动已经在心中默许我要去做这件事,比如说我自己,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换上运动装,这样就加深了对这件事的期待,以及要做这件事的强烈度。

02极致本身就是差异化

这句话出自《简单思考》这本书。差异化是很多企业和个人所追求的,因为要突出自我个性、品牌,那么就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很多创业型公司会去生产特殊的内容,在产品上追加多种服务和功能,来制造差别。

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想法是好的,结果却是做出了让用户难以捉摸、使用不便的东西,如果这样的创新不能够满足用户的最根本需求,那么这个时候的差异化就是本末倒置的作用了。

所以我们应该在我们本来有的功能上面做文章,以至于在同样产品中因功能的极致性而脱颖而出。

就像我们个人,只要在某一领域深耕就能完胜。比如《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连续56年记录时间,并实现了多项突破,这种坚持在同等研究时间的人中就是一种差异化。

再比如早起,很早起床可能比较有创新,但如果不能长久,那别人也不会记得你,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连续早起,坚持三个月、一年、五年,那么这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也会让我们脱颖而出。

跑步也是一样,不在于每次多长的路程,而在于长久的坚持。我发现在视频网站上,一个人只要什么都不做,只是每天分享自己早晨跑步5公里的视频,坚持发100天,就会吸引很多粉丝和关注度。

03道理懂很多却过不好,只是实践太少

懂得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一生!感叹这句话的人,要么是年纪尚轻,要么是实践太少。因为,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深刻感悟。

道理从知道到真正懂得是需要一个阶梯过程的:知道、看见、体悟。《这世上的偶然》里面说到: 看见,就是价值。指出知道和看见的体会完全不一样,知道是虚的,看见是实的,而体悟不仅是亲临现场,还是故事的主角,自然会比其他人感受更深刻。

比如说戈壁徒步,当我们听别人说他们的徒步经历时,可能会觉得对方很厉害,很有毅力,但对自身没有太大触动;当我们有机会作为工作人员跟车为徒步者服务的时候,感觉又不一样,会不禁感叹戈壁的浩瀚无垠;当我们真正作为徒步者参与进去的时候,如果有幸走完全程,你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和伟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进而对人生有所感悟。

史铁生说:“死是一件必然的事,反正要来的,不如看看现在能做点什么。”

对于人生我一直都抱很大希望,总觉得未来会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在等着我。所以,现在的我倍加珍惜时间,为现在和未来创造更多这样事情的实现机会,包括当下的跑步。

End.

关于我

早起践行者,阅读爱好者,时间规划者!

左手写文,右手写帐,用实际行动拓宽人生维度。相信美好的事物,也相信通过学习必能遇见美好的自己。

若同频便同行,微信:li34zhen

你的每一个赞,我都会认真的当做喜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