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为什么说出自己或感受别人的需要那么难?
这提醒了我,我们必须坦白说出自己的需要和切身感受别人的需要。
昨晚,Andy还是同前晚一样抗拒听写:“妈妈,我很烦!不想听写!”
“是吗,宝贝?来,妈妈抱抱。你是不是不想听写而想看电视?”
“是的!”被我猜中心思,Andy发出不好意思的笑声,又紧紧地抱住我。
我心里已经怒气冲天、气急败坏了:“你怎么满脑子都是看电视!”但是最近看《非暴力语言》,我还是克制住了。我想:怎么能让他欣然接受听写呢?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弄点什么有趣的奖励?跟他说暑假带他去旅游?这些好像也无法激起他现在的听写欲啊!怎么办?
突然我想到了晚上提前看的第二天的内容“为自己的感受负责”,里面提到要考虑的人的需要,那Andy的需要不就是看电视吗?我灵机一动:既然你那么喜欢看电视,横竖都要看,偷偷地看,担惊受怕也要看,那好,我就让你光明正大、毫无负担地看。反正限制你看电视,你听写也心不在焉,而且字写得横七倒八,我自己看着也火大!
“那行,那你听写一个字,并且写得好,一个字得一分看电视的时间!”
话一说完,Andy两眼发光,脸上的笑容一瞬间荡漾开来,马上拿起笔要听写。别说,还真是有效果,字写得那是板板正正了,写一个追问一个:妈妈,这字不错吧,还好吧!我也高兴地回应:“MMM!不错不错,真的好,得一个积分!”“继续继续,哈哈,多听几个!”Andy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
听写赚看电视的时间
真是让人惬意!就这,这小子就能如此甘心情愿听写了,关键字一笔一划写得超级认真!(也可能部分家长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方法呀,但我切实感受到这个20分钟里的时间他对听写充满友好和期待,我很享受他的这种听写状态,妙极了,哪怕是第二天他就不能因为这种激励机制而满心欢喜地听写,第二天可以想第二天的法子嘛)
攒了41个积分后,Andy兴高采烈地去看电视了,我们约定41分钟分成两次看,晚上先看21分钟。他完全同意,还说时间看到了让我去叫他。我想这次看电视他一定没有负罪感了,那是他通过自己的书写表现得来的看电视时间。
这就是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价值,当你身处教育困境的时候,想想里面的某一章节某一段语言,或许能让你得到正面教育的启发,从而实践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去!
关于Andy对听写产生的变化,昨天我发到朋友圈,4个孩子妈好奇我的教育方式,可我没好意思说出来,毕竟听写的激励是给孩子看电视的积分。但早上想想,分享出来,或许她们也会有所感悟,想出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