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90后,我想谢谢林先生

2019-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郁心心

01

昨天,林清玄先生去世了。他在世时的最后一条微博,提炼出他一如既往的处世智慧。

林老没有金庸的名气,也没有古龙的个性。他的名字,或许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他长得不好看,以至于他常常自嘲说有崇拜他的读者一见到真人便大失所望。

但是他的文字中,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清雅之美,只要读了,便会深深为之吸引。

记得上学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到他的作品,便被他字里行间的那种潇洒雅致所惊艳。

他笔下的景,美得让人心醉。

“夜渐渐深沉,能听闻河水轻轻的流动声,看烛光与月光映照,星子一颗颗明亮的倒影,就像突然从天空落到水上,无声而清明。埃及古文明数千年就像河水流过长夜,那闪亮的星子则是永垂的古迹,能听到法老王轻轻的咳声。”  ——《星落尼罗河》                                          

他笔下的情,真挚动人,回味无穷。

“那颜色如清晨的番薯花,在晨曦掩映的云彩中,曾经欣欣地茂盛过,曾经以卑微的球根累累互相拥抱、互相温暖,他们之所以能卑微地活过人世的烽火,是因为在心底的深处有着故乡的骄傲。”  ——《红心番薯》

他笔下的禅,意境婉转,道尽世间哲学。

“禅师以手指月,指的并不只是天上之月,也是心里的秋月,心思短促的人,看见的是指月的手指;心思朗然的人,越过了手指而看见天边的明月;心思无碍的人,则不仅见月见指,心里的光明也就遍照了。”   ——《去做人间雨》

他笔下的人生,豁达、明朗、智慧、从容。

“向外追求、向外比较的人生,空间会越来越小,年纪越大的人会发现分数越少。但是向内开展、向内体验的人生,由于心灵的空间无限,即使不求满分,也会日益得到自由和喜悦。”  ——《大房子》

初读的时候,只觉得他的文字美到极致,仿佛一股清泉在心中流淌。而其中的深意,却是随着年龄增长才逐渐开始理解的。

工作以后,发现静心很难。在这个充盈着焦虑的社会,人人都追求快速,却少了专注。

当人们做着手里的事,却想着几小时后的晚餐;和眼前的人说着话,却又不断翻看身边的手机;见风使舵寻求快钱,却从未想过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曾几何时,一本好书就是全世界。而现在,即使拥有良田千顷,却仍不觉得满足。

这些现象,林先生看出来了。他写下那么多的文字,不过是想为当今的世界填补上它最匮乏的东西,帮助人们去学会在浮躁中保护心中一方净土。

这种东西,就是禅意。

02

我们总以为禅,是一种高深莫测、不可言传的境界。

而林先生却说,禅并非只有开悟之人才能感知,一般人也可以领受和体验。

拥有禅意,并不需要一个人放弃世俗的追求,而是以平常心来对待生活里的一切,不为某些特殊的目的而放弃对过程的深思,以圆融的态度来过日常的生活。

他强调禅宗的一个重要精神,是看脚下。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过去或是未来。

马祖道一说,禅就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不一定要去西藏朝拜,也不一定要去印度修行,只要你专注眼前事,珍惜眼前人,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心中的澄明,便能拥有禅的幸福。

林先生的人恰如其文。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在他的一生中,他只专注于写作,而面对一切的非议与嘲笑,却从不去解释或争辩。

他从不否认世俗的成功,甚至告诉年轻人,看到很美的别墅,要想到将来住在那里,就算达不到,也要有所向往,而不要去向往一个脏乱的地下室。但他也告诫人们要保持纯情和浪漫精神,在油盐酱醋的日子里也不要忘记琴棋书画。

对他而言,禅意不是超然于世俗而存在的。就像云,虽然那么纯净、优雅,但在世间也不是独立的,它可能是人间的烟尘所凝结,一遇到冷锋,也会随即融为尘世的泪水。

因此,名利本身没有任何过错,人的不快乐,只是来源于过多的欲望,过多的计较。

林先生说,“有好茶时喝好茶;没有好茶,普通的茶也欢喜;连普通的茶也没有,喝水也感到欢喜。”

这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禅意地生活,不是非要回归山林或是抛弃一切物质,而是面对命运中能够掌控的那部分,竭尽全力去争取自己所求,而面对那些不可掌控的得失,则随遇而安、泰然处之。

禅无处不在。它不存在于某一种场景,只存在于某一种心境。

禅意,不一定来自“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也可以来自“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不一定来自“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也可以来自“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心无所得失,乐观坦然地面对一切静谧或热闹的日子,便能享受道心带来的自由与喜悦。

03

前些天看到一位网友说,过完2019,再也没有二十多岁的80后。而过完2019,第一批90后也将迈入而立之年。

这是一个有些尴尬的年纪。我们既无法活得像个少年,自由潇洒,快意恩仇,也无法活得像个老年,放下物欲,颐养天年。

在这个年纪里,诗意和禅意,似乎是最稀缺的。

我们要在事业中奋斗,为家人争取更好的生活,在社会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们很忙,忙到没有时间静下来看一本书,写一点字。

对于不少8090后而言,自己甚至都还没有捋清眼前的苟且,又哪敢奢求诗和远方?

可是林先生告诉我们,禅意与世俗从不矛盾。学会关照自己的内心,即便在苟且中也能拥有一个诗意盎然的世外桃源。

他说,为文者的终极追寻,是向外追求生命更高的境界,向内触及心灵更深的感动。

其实不仅对于为文者,对每个人都是这样。懂得思考生命的意义、发掘周围的感动,便能随时随地拥有明亮的月光。

我们可以同时拥有月亮和六便士,而且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幸福。

我们不会放弃人间的烟火,但也不要遗忘生活的禅意。

谢谢你,林先生。我会记得你说,要“不忧昨日,不期明日”,以好的心来看待或喜或悲的今天。我会记得你说,我们的人生已经足够紧急,却还不够重要,每个人都是沉香木,不要把自己匆忙地当作木炭卖掉。我会记得你说,要学会静心,少发议论,保持观照,去看见事物背后的真相。我会记得你说,要保有清澄朗静的水镜之心,便能拥有新开的花和初升的月亮。

谢谢你,为我们浮躁的人生注入了一股清流。谢谢你,留给我们一个禅意的世界。

人的生命不可永恒,但好的文字可以永恒。禅意和诗心,仍会继续传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