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达成共识?

2021-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楚煜

沟通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动作,先抛开具体的场景和技巧,你知道沟通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吗?先分享一个沟通视窗效应:

任何人的认知都有盲区,不管这个人有多厉害。认知盲区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就是你知道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你不知道,这也是沟通面临的最大挑战。清楚了沟通的挑战,就知道沟通的关键是什么了。

我们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对方拖到自己的认知圈,而是通过沟通,分别扩大彼此的认知区,当认知产生交叠时,共识就容易达成了。所以沟通的意义,是缩小双方的认知盲区,通过信息流的交换让共识区变大,就如同下图中的小王和小李。

如何缩小我们的认知盲区,扩大共识区呢?

1、沟通中每说一段就询问下对方的看法。

这个动作会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同时可以排查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即时发现即时协调。

2、少说“你”,多说“我们”。

你这个字会让双方有对立感,过多的“你”会产生指责感。之前也说了,沟通的意不是说服,是为了达成共识,人称的用法会对你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微妙的影响。

3、保持开放性

如果你是封闭的,认知盲区的边界就没有办法被打破,沟通会变得很艰难。所以要保持你的开放性,这个词似乎有些笼统,如何做到保持开放性呢?给你几个路标词,无论对方做什么样的表达,你就都如下回应:是个方法、很有启发、是个思路……,让这几个小短句成为你的口头禅,时间久了,保持开放性就会成为你的沟通习惯。

沟通是我们一生都要持续做的事,花点时间精力来优化我们的沟通模式,是最具有长期价值的学习,笔者会不断分享关于表达、沟通、演讲的思维和方法,共同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