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一、群体的基本概念
(一)群体的性质
“群体”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可以说处于群体中的个人都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群体中,个体的差异从而被隐藏、模糊。它与“大众”表示的含义相同,强调的是一群人的集合。
(二)群体的基本特征
勒庞认为:“自觉地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群体的基本特征可以大致归为两方面,一是个性的消失,二是感情的强化。再者便是“无意识品质占上风”,当群众聚集时往往都会情绪高涨,使个人的感情不分青红皂白的归顺集体思想,从而不自觉地进入到集体意识中去,群体行为脱离理性的的最明显体现就在于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
二、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及原因
(一)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
第一,冲动与多变。当面临问题时,群体通常不会做预先的策划安排,危机出现时往往会情绪压倒理性、盲目冲动代替思考,正被“无名氏”的群体所裹挟。
第二,易受暗示和轻信。勒庞指出,群体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人们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
第三,情绪的夸张与单纯。勒庞认为,虽然群体中的个体表达出来的感情各有不同,但普遍极为简单而妄诞。
第四,偏执与专横。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在心理学范畴又被称为匿名状态,个体借助“数量即正义”之名行不负责任之事,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最易滋生出如教条主义、摒弃责任、顽固偏执的心理。
(二)群体行为社会心理特点的原因
社会心理特点可以总结为三点具体原因:心理趋同、情绪感染、心理暗示。在群体中,具备足够强大的能力来抵挡情感暗示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易于在趋同的洪流中迷失。
三、群体行为的力量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出现如下观点:“群体喜欢的英雄,永远像个恺撒。”群体领袖相当于羊群中的头羊,群体行为的力量很大程度上都是被领袖所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