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完,新篇始
“全文完”,结束了一个故事,却也没有结束一个故事。
祥子初出茅庐来到北平,辛勤三余载,他买上了人生中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那时,我为不懈努力的他而激动;战乱不断,炮火连天,祥子失去了他心爱的车子,那时,我为不幸的他而悲哀;果断出逃,征集破碎的心情,他重新拉上包月,那时,我为他的坚韧果敢而感到钦佩;出现变故,曹先生举家搬迁,祥子卖骆驼得来的三十多元被抢去,那时,我为遇人不淑的他而感到痛心:迎娶虎妞,重新买车,那时,我为痛并快乐着的他而感到苦涩;虎妞难产而亡,他的积蓄被掏空,车子再一次离自己而去,那时,我为失魂落魄的他而感到绝望;最后,小福子自挂枝头,命丧树林,那时,我不再为祥子,而是为所有拚命存活于世间的底层人民而感到凄凉、痛苦,和天意弄人……
这是认识祥子的一个过程;是认识时代的一个过程;也是认识人性的一个过程——
祥子,起初多么要强,多么正直的祥子啊,最后失去底线,顺应着时代的改变开始那些拙劣的表演,他荒淫无度,甚至欺骗曾经他最为尊敬的曹先生。“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的确如此,即便年轻气盛时的祥子多么嫉恶如仇,但被命运捉弄的他,最后也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那个罪恶的时代逼迫着反抗它的人向它看齐,挣脱束缚的人们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而放弃抵抗的人们,就像祥子,行尸走肉,苟且偷生。那是一个封建迷信的时代,一个暗无天日的社会,这样的环境,造就了感情麻木的人……
全书的最后一幕,人们看着自己的同胞走向屠刀,走向生命的尽头,他们欢呼,他们雀跃,他们将自己的快乐完完全全建立在了他人的鲜血淋漓上,这样的无情,令人难以想象,令人不敢去想……
“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着现实生活的影子”,老舍先生难道只是在纯粹地写一个故事吗?他多么希望把这笔化作良药,去治愈国人快要腐朽的灵魂!所以,他以这悲哀的情景落幕,把这残忍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他希望这刺目的鲜红能够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心!《骆驼祥子》之所以是悲剧,是因为老舍先生不愿我中华,也是悲剧……
不要屈服,不要同流合污,即使周围臭气熏天,也要保持那一颗不被污染的心!莲花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永远纯洁;竹子之所以受人敬佩,是因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不屈;而老鼠之所以被人唾弃,只因即便农民“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它却还是偷食其黍的恬不知耻,无情无义,“人之初,性本善”,老鼠又怎是呱呱坠地就这般模样呢?只是它看到了自己周围的同伴,它不辨对错是非,只是像它们一样,最终看不到了归途。永远坚持自己的正气,不受人污染,即便荆棘丛生,也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这,就是祥子用他最终失败的人生,给予我们的警戒。
“全文完”结束的是祥子的故事,开始的,却是当代人民,乃至是我们的一片光明、豁达洁净的新篇章!
作者:兀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