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皮特和他的返老还童
布拉德·皮特,他可以被称作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英雄。
他是家喻户晓的男主角,他和汤姆·克鲁斯,约翰尼·德普,基努·里维斯,威尔·史密斯并称为 90 年代最瞩目的五大巨星。
他同样缠身于各种丑闻,和詹妮弗·安妮斯顿,安吉丽娜·朱莉两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婚姻都以失败告终,人们冠以“花花公子”的名号在他身上。
他是演员,是最性感男星,也是制片人,《为奴十二年》《月光男孩》《时空旅行者的妻子》都是他的制片作品,更屡获奥斯卡大奖。
他是谁?前段时间 GQ 杂志为他拍摄了主题大片,更对他进行了访谈,谈到他与安吉丽娜·朱莉的离婚,他表示离婚那段时间他很痛苦,但同时也让他更懂得怎样去珍惜,他说爱该给予自由,而非占有。他因为离婚戒掉了 20 多年的酒瘾,也专心投入到了自己爱的电影和雕刻工作上,现在的生活很沉静知足。
没有男人不想成为布拉德·皮特,性感到骨子里,女人爱他的狂放不羁,男人欣赏他的处事不惊,自由浪漫。作为演员,他一定是叛逆的,高中还未毕业他毅然决然收拾起了行李奔向了好莱坞,这看似是如此不切实际的梦想,似乎在他身上成为了一道岁月的痕迹。好莱坞多是这样的人,科班出身的人寥寥无几,德尼罗,帕西诺,白兰度……就连奥斯卡的主持人也曾调侃道:所有坐在这里的电影人读过的大学不超过六年。
好莱坞是个造星厂,欧洲的电影人多次批判好莱坞的造星制度,声称他们破坏了电影艺术的纯粹,人们只关心哪个明星长得更好看,绯闻更多。进而我们才发现在 90 年代,由布拉德·皮特等影星所带领的好莱坞风潮真正意义上打开了市场局面,他只不过是所有制造中最为幸运和出色的一个,他的特性,可以追溯到白兰度和罗伯特·雷德福身上的缩影,好莱坞历来从不缺俊男,奥斯卡也对这些偶像光环加持的影星嗤之以鼻,就连金·凯瑞这样的笑匠也没能幸免。迄今而至,皮特提名过两次最佳男主角,一次男配角,都是不同类型的角色,可奥斯卡从未加冕于他。
这实属正常现象,当他和安妮斯顿和朱莉等等女星陷入各种桃色新闻八卦时,人们总会对其指指点点,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他的确被报以泛滥之名而存在于名利场。但他也都一一认领了这些责任,于是在和朱莉结束了短暂的几年婚姻之后,影迷们也似乎不再关心他的私人生活,而只是把目标放在了他的电影上。
我一直觉得大卫·芬奇的影像里,布拉德·皮特是最本色的,这种本色超过了角色本身,《搏击俱乐部》里那个肥皂商人更像是芬奇的分身,他不是诺顿的分身,而是大卫·芬奇对自己另一面最好的期许,他希望布拉德·皮特来完成。本杰明·巴顿就像是人的一生灰溜溜地过去了,他仍然是最好的皮特,在大卫·芬奇的影像里,没有年龄界限,没有灵魂之分,只有最为“本色”的皮特。而人们对本色颇有误解,却不知当本色被放大时,演员的生命力才是最完整的。
终其原因,是电影成就了这一个符号,这个老帅哥今年已经 55 岁了,他在电影中化身一个个性感角色,《七宗罪》、《搏击俱乐部》、《末路狂花》、《夜访吸血鬼》、《十一罗汉》、《史密斯夫妇》……
距离 1991 年成名作《末路狂花》,布拉德·皮特已经踏入这个行业已经 27 年了。
《搏击俱乐部》回想布拉德·皮特的银幕角色,他多是性感的浪子,大卫·芬奇是最懂他的,和他合作了四次,都是最能代表他的角色,《七宗罪》、《搏击俱乐部》、《十二猴子》和《本杰明·巴顿奇事》,他三次奥斯卡提名,有两次都是大卫·芬奇的电影,似乎他已经成了芬奇电影中的幻象。
《夜访吸血鬼》我喜欢布拉德·皮特是从《本杰明·巴顿奇事》开始,这是一部容易被忽略的佳作。它从一个逆时间的背景下,阐述了本杰明·巴顿由死而生地活着去看待这个世界……
这是一部我到死都不会忘记的电影,甚至在我漫长的观影旅程中,它永远都不会躲过我的记忆。
《本杰明·巴顿奇事》现在谈起这部电影,有种时过境迁的感觉。
这是大卫·芬奇和布拉德·皮特的第四次合作,也是芬奇唯一一部爱情文艺电影。没有了过往的悬疑阴霾,也没有人性的拷问。它更多时候都是在探讨时间对情感的考验,两个人若深爱彼此,他们会因为时间和年龄而发生变化吗?
我在 15 年投稿《看电影》杂志时曾表达过我对这部电影的迷恋,关于剧情我不想说的太多,因为它有种跨越时空的感觉,这种感觉美好淡然,深刻迷人。我可能只需要记住这种感觉,他们一起在湖畔欣赏日出,一起度过最不可思议的岁月。
如果你没有你看过这部电影,可能会错过这本应有的美好。这是布拉德皮特在我心中最好,最美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而今想起某些台词,仍然心颤到有些抽离。这可能是电影带来的魔力,也可能只是我心怀感慨。
有那么一部电影能够和你的人生接轨实属难得,《本杰明·巴顿奇事》就是其中之一,那是 2010 年冬天,家乡迎来了第一场大雪,也是我母亲去世的第二天,前一天我刚看完这部电影,嘴里还喃喃自语着其中的台词:“ 本杰明,我们命中注定要失去所爱之人,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多重要?”我是个喜欢把电影注入在生活之中的人,从小的安静和自卑让我甚感这世界的聒噪,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看电影成为了我最爱的事儿,甚至于开始模仿,开始试图成为电影中的人。大概这就像是世界上有种种奇缘,遇上电影是我最幸运的一次奇缘。从初二开始进电影院看电影那一刻,我知道我可以沉浸在这世界里头了,不用在意周遭的眼光和嘲笑。也是在母亲去世后,我才真正开始把自己当成一个成年人看待,有那么一种感觉,是我看电影以来一直未曾有过的,像空气失重般,就在那短暂的半个月,我找到了解构自己生活的方式,像电影中说的那样:“你永远都猜不到,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我过早地经历了失去,等待和重新开始,这不得不让我更成熟地去看待这个世界,就好像本杰明·巴顿一样,他是个从结尾到开始活着的人,他从出生起便要接受亲生父亲的抛弃,世俗的嘲讽,甚至是样貌的年老色衰。可是他有一个深爱着他的母亲,他在一群善良又怪异的老人当中成长。
直到最后,本杰明·巴顿安然地在最爱的人怀里离开了,他不平凡而又真实的一生其实在这些年里面也在一直提醒着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大概还是要引用电影里的话:“有的人就在河边出生,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有些人是艺术家,也有些人会跳舞”。而我,今年 24 岁,爱着电影,喜欢不寻常的事物。可那又怎样,去吧,像马修·麦康纳在得到奥斯卡最后说的那样:“好吧,好吧,好好生活吧。”
有人说,看懂了电影,却还是看不懂自己的一生,这样的说法似乎有些为难。《本杰明·巴顿奇事》是千万电影中的其中一部,它十二项奥斯卡提名却败给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可在某些人心中,它才是当年最好的电影,这只能留给时间去猜想。
布拉德·皮特是谁?
回过头来,我们可以说他是为电影而生的,他懂电影,爱电影,所以他会不断地支持新人导演,为他们制片找投资,只希望人们可以认可这部电影。他担得起电影英雄这样一个称号,在数十部的作品里,他把勇敢,自由,不羁,浪漫,痛苦和脆弱都赋予了角色。尽管他不算演技派,可是他永远都是站在角色对立面的,希望赋予角色更崭新的生命。
人们对他报以骂名,他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所知道的布拉德·皮特永远都是不全面的,在好莱坞更新替换迅速的名利场上,他仍然本色地面对自我,他是个负责任的好爸爸,他全力支持电影事业和慈善事业,他曾经把拍香奈儿广告所得的酬劳数一捐献。
小时候看布拉德·皮特的电影,你会觉得长大后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长大后你才发现,原来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你才会欣赏他的某些韧性,毕竟这是你所没有的,也是你所应该避免的,譬如向死而生,譬如返老还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