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笔记观后感

2018-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青年李想

六月份读罢<<中关村笔记>>这本书,暑假就去了一趟北京,因为实在太喜欢这些故事,想踩一下那方土地,呼吸一下那里的空气,感受一次创新创业大时代起点的温度。

国庆假期的时候,断断续续地把这本书重读了一遍,感觉那些人和事再一次从历史的褶皱里走了出来,在我的面前将历史重新演绎一遍,生动且真实。

<<中关村笔记>>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文学的目的便是发现人,展示人,解读人,从人物的故事里去探索一代人的精神内核,去发掘时代的轨迹,从而阐释大国崛起之路。

中关村,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的历史见证地。

这本书以中关村的科技精英为主角,包括但不局限于冯康及其学派弟子、陈春先、柳传志、王志东、王选、王永民、程维、吴甘沙、苏菂等。冯康开篇并贯穿全书,作为与华罗庚、陈省身并列为中国数学“三驾马车”,奠定了全书向科学致敬的基调,中关村不应该忘记中科院,不应该忘记曾拼搏奋斗的科技工作者,是他们为中关村奠基,才有了后来中关村的蓬勃发展。印象最深刻的是冯康老先生作为统帅,同时指导包括导弹原子弹在内的两项科研项目,随时翻阅六种不同语言的书籍,指导各个团队小组稳步推进项目进度。以这样的人物为整本书铺底,不难读出作者的意图,高科技不应从中关村的故事缺席,中关村文化的源头和根本应该是纯碎的科学智慧与科学家精神。反观现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活的太安逸了,哪里有一丝钻研的精神,倒是痴迷吃喝享乐的人大有人在。是这个时代缺少大师吗?我想不是,缺的只是那颗心!一颗敢于从无到有的心,一颗不畏疾病苦痛的心,一颗敢想敢干的心,一颗勇敢攀登巅峰的心。而拥有这些心的,是那个时代大写的人。

这本书以中关村的科技创造为主料。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从刚开始被称为“骗子一条街”的电子一条街起步,链接北京乃至中国最优质的脑力资源,不断推陈出新,大胆且艰难创新,逐渐成为继美国硅谷之后又一个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史诗级进程。这些成果都包括什么呢?从陈春先的中关村硅谷梦开始,不仅仅创造性的做出“方正汉字照排系统”、“五笔输入法”、“驭势科技”等先进科技产品,创办电子信息领域高科技公司,更在另一个层次上打破了某种桎梏,将科学研究与科技产品相结合,从而创造了新的科技体制。是这样一群人,做出了一些从来不敢想象的创造,把实验室的产品拿到市场并经受考验,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拖着时代不断前进,而这些人,就是中关村的核所在。

《中关村笔记》以非虚构文学特有的方式,沿着中关村发展历史和作者采访记录两条主线,讲述着那个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为着自己的“科技梦”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历史,记录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信息科技领域的一个小缩影。

总觉得那时候中关村经历着一段旧时代迈向新时代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拼搏,奋斗,不屈来概括,但其中也夹杂着痛苦与蜕变。作为一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唯有从书本中窥探那个时代的历史褶皱,而这些人物与故事,也必将激励我辈奋发向前。

  李理想  2018.10.8

77};�+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