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迷失在概念词语的丛林中
以前没有真正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或者说没有尝到沉浸其中的甜头,一直都是飘浮在读书的半推半就中。真真是对不起所从事的这份职业,也愧对读书人的身份。
从听读开始,我也算是踏上了读书之路,近两年,是真感觉到自己由内到外的改变(外人未必能看得到,自己心里有数吧),这才开始拿起书本读起来,一开始,总是完不成既定的任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本书搁置许久都翻不到尾。加入新网师后误打误撞进了啃读群,这才硬逼着自己在固定时间完成固定的任务,还别说,这样的“蚕食”真的极有效,一本书就这样慢慢的啃完了,成就感就有了,再接再厉,翻开第二本书……
接着,问题又来了:①时间于我而言太奢侈太宝贵了,四五十分钟里,读书+留痕还没完成“透熵”一看时间,又得“鸡娃”了、上班了……②读了一些、听了许多,脑袋里也装了不少概念、名词,总想改变些什么,不止是自己,包括孩子们,咋会不见效呢?
这才依稀意识到:学了那么多,却依然过不好生活……
问题在哪儿,如何破局?
魏智渊老师说:
大学里的专业学习与工作以后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强调系统性,以求对专业有基本的认识。后者不注重系统性,而强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学习。
这种学习需要多读书。如何阅读也有讲究,如果只是为教育实践找所谓的理论依据,而不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只热衷在书籍的词语中飘移,却不曾关注自己教室(家庭)问题如何解决,则这种阅读就会陷入低效勤奋的窠臼难以自拔。
嗯,对号入座一下,说的可不就是我么?
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只有围绕问题的阅读才能真正改变实践。反观我自己,这些年听读了几百本书,纸质书也阅读了一部分,然而只是知道了许多概念,却在迷失于词语的丛林中。
有一部分书籍可以强化我们的职业认同,这当然很重要,这也是教育的前提。
但《论语》中孔子教育学生时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目标,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标,那恐怕是一无所得了。
由此看来,不论是治学目标、还是人生规划,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
看来,阅读不同层次的书籍决定了我们问题解决能力的高下。
若能够提前规划、选择的话,为什么不有选择高起点,规划高一点的目标呢?
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里拿解决感冒这个问题,来类比不同书籍会带给我们解决问题的不同能力。
①励志主义者说,要保持好心情,心情好了啥病都没了,结果有一部分人的病真的就这么好了。
②片面的技术主义者说,吃白压黑感冒药吧,啥感冒都能治好,更多的人病真的就好了。
③优秀的技术主义者会说,得分清楚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上呼吸道感染,不同类型感冒药用不同的药,于是感冒的人基本上都好了。
④建构主义者会这样做:得先诊断出是什么类型的感冒,再确定使用相应的药物,下面是最高明的医生才会做的——追溯感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若是心情抑郁的话,从治疗抑郁入手;若是生活习惯不好的话,那就劝病人改变生活习惯;要是体质不好的话,劝病人经常锻炼身体;若是因传染而感冒的话,会劝病人注意防护……
总之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超越了治疗感冒本身,不止解决了眼前的感冒问题,还尽最大可能的预防病人以后会遇到的感冒问题。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学会运用复杂多元的视角看问题,提高整合能力,设法拥有比较清晰的专业思维,而这些就是新教育专业阅读的任务之一。
从励志→技术→建构主义。
阅读书籍的迭代是不是就该经历这三座大山?
无意识中的跌跌撞撞那是没办法的事,试错成本高自然无法避免。
如今有幸遇见这样的书,读到这样的观点,不好好消化吸收、认真践行真的是暴殄天物了。
从如何对待感冒这个小切口深挖下去,超越励志和技术层面,扎起自己的专业素养框架,建构属于自己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体系,才能阅读→悦读,才能从概念词语的迷失中走出来,在读书、实践、解决问题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这,才是读书点亮生活的真谛吧。
也应对了那句:人生海海,好书是帆。